权威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微山”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场 |
||||||
|
||||||
2月19日下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微山”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场,介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全县市场秩序稳中向好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田玉森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士德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丁 彪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促发展、提质量,主动融入地区经济 发展大局 保安全、守底线,全力营造安全有序 市场环境 勇担当、善作为,聚焦民生提升群众 幸福指数 重监管、优服务,稳步提升市场 综合治理能力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请问微山县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哪些进展?刘士德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一)加大培育力度,提升全县发明专利储备量。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专利申请快审、优审,按需指导企业申报新兴战略性高价值发明专利,强化专利失效预警机制,多措并举确保发明专利有效性。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指导山东航宇游艇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4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成功从国内高校院所转让到微山县企业专利14件,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增幅1400%。2024年微山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5件,新增104件,增幅39.4%。 (二)加强惠企服务,推动专利转化工作成效。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走访调研58家企业,实现攀登企业服务全覆盖。加大专利质押融资力度,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多次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金企对接会,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专利质押融资贷款18笔。开展知识产权奖励补助申报工作,县级专项奖励资金56万元。 (三)完善执法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治理。制定印发《微山湖系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积极做好地理标志保护与专用标志核准工作,2024年,累计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民营企业数量100家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联合沛县、滕州市、薛城区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保护机制,完善跨部门执法保护,充分发挥维权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关于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县市场监管局具体采取了什么工作措施? 丁 彪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强抓落实,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及各学校共同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落地落实,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网。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部署。2024年召开局党组会议(扩大)10次,专题学习传达国家总局、省、市局专项行动工作精神,领会精神实质,统筹工作开展。印发《全县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专班,明确“督促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等5个方面整治重点,细化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推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融入日常,有序开展。 (二)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工作开展。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督促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包保干部督导责任,有效发挥学校食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督导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明确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集中用餐陪餐制、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制度落实,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建立稳定、合规的食品原料采购渠道,实现原料安全可追溯,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相关制度,实现加工过程优化可还原。指导学校食堂利用假期时间对硬件设施、布局进行升级,实现流程合理更优化。 (三)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教体、卫健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全覆盖检查学校食堂,重点查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情况,以餐饮安全操作规范为模板,查漏补缺,严把学校食品安全关。日常监管中与县教体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发现问题即刻整改,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四)加强监督抽检,严惩违规行为。将学校食堂全部纳入风险等级D级管理,有效震慑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全年委托第三方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推动形成全县中小学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单位综合评价和退出机制。 (五)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提质增效。县域150家学校(幼儿园)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日常监管中注重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巡查,充分发挥监管前哨作用,明确巡查点位、巡查频次、巡查内容,组建线上巡查队伍,切实提高设备的在线率和发现问题能力,保持“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巡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加大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注重从监管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入手,将餐饮操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全年共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7场次,培训覆盖人群2300余人次。分区域开展“食品安全进餐厅”活动,对食堂一线员工开展食品安全面对面培训,同时推动从业人员使用“儒厨大课堂”系统,定期通报系统学习进度,督促从业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切实维护食品安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技能大比武,通过考试的形式倒逼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切实掌握食品安全技能知识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大众网记者 请问县市场监管局是如何推进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刘士德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市场监管局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成立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详细制定行动方案,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先后召开党组会推进会5次,学习传达上级工作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分析研判、线索交办、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成效。 二是细化工作措施,突出整治效果。微山县无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2024年4月份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监管台账、实施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83家,主要在售品牌包括爱玛、雅迪、小刀、小牛等。以经销商(维修店)擅自改装、加装、更换蓄电池,销售合格证、3C证书与实际情况不符电动自行车,不按要求索证索票、建立进销台账等违法行为为重点,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2024年,累计检查相关经营主体196家(次),对电动自行车及配件进行抽检,其中检出不合格产品全部立案处理。 三是加强行政指导,落实主体责任。召开全县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警示约谈会,与经营主体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督促其杜绝非法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减少“非标”电动车上路。同时通过现场宣传、短信提示方式,引导消费者选好用好电动自行车。督促经营单位配齐配强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认真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切实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