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精彩答卷·微山2024”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应急管理局专场 |
||||||
|
||||||
1月23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彩答卷·微山2024”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应急管理局专场,介绍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防灾减灾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孙士安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 杰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张 坤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力实施“八大行动”,深入推进“四项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县政府被省政府安委会评为全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表现突出县、全省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一)“八大行动”有序推进。一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组织生产经营单位上好开工“第一课”,筑牢企业复产复工应急安全屏障。开展全县危化品、工商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安全教育培训1352次、培训17.7万人次;二是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行动,县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作方案》,通过普法竞赛、在线学习测试、典型经验推广等形式,引导企业主动学习贯彻。组织开展判定标准、检查指引等配套文件宣贯解读2000余次;三是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开展检查。建立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有关部门审核把关销号机制,加大专业指导力度,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四是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加大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43家企业安装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安全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6.1万项,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36.48公里,排查检查电梯4000余台次;五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投资60余万元的济宁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微山实操考试点投入使用,创新实施“送考进监区”活动,35名特殊考生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全市首创“理论+实操”特种作业一站式取证服务。全县累计开展安全技能培训4841次,培训47.9万人次;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351家,选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杆企业单位111家;七是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标准,深入推进精准安全监管执法,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1510家次;八是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以县“映荷育安”教育基地为依托,采用互动式、体验式“实景课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基地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和省司法厅命名为第四批“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基地活动案例被评为山东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典型案例。 (二)“四项整治”持续深入。一是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整治方面,印发《微山县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实施方案》和《关于持续做好电气焊智能化改造监管工作的通知》,摸排需改造电气焊设备593台,已全部完成改造并纳入省智能化监管平台;二是有限空间作业整治方面,组织召开全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会议,观看有限空间事故警示教育片。同时加强监管人员对有限空间领域的学习研究,深入钻研有限空间隐患排查治理,提高隐患排查精度与深度;三是预防高处坠落整治方面,督促企业辨识管控高处作业风险,建立高处作业项目台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高处作业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消除由于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高处作业事故隐患;四是企业外包施工整治方面,摸底排查外包施工项目企业,分类管控,对有高风险外包施工项目的企业,一律实行重点监管,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确保不出问题。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 县应急管理局对标“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聚焦防灾减灾救灾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防范应对,持续提升全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水平防灾减灾合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工作原则,推动构建“1+7+N”(即1项总体预案、7项自然灾害类政府专项预案、N项基层部门应急预案)的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各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结合本辖区、本行业实际,修编各类自然灾害应对预案。 (二)组织风险会商研判。围绕季节性灾害防范重点,每季度组织自然资源、住建、综合行政执法、水务、农业农村、气象、地震监测预警等部门召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评估会议,分析研判各行业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防范应对措施。 (三)提升智慧平台建设。建设应急专用视频系统,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直通国家、省、市应急指挥中心;配备无人机、高清布控球、卫星电话等通讯指挥、图文传输设备480套,有效提升部门协同、指挥决策效率。安装34处高清摄像头对全县主要河道、重点林区及客运码头等部位进行实时监控,为科学决策、高效应对处置自然灾害提供有力支撑。 (四)健全共建共治机制。立足“地处两省三市九个县市区结合部”的地域实际,建立健全跨区协作应急联控机制。先后与邹城市郭里镇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与江苏省沛县等省外边界地区共享汛期信息,与枣庄、滕州等专业救援机构加强沟通协调,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森林防火工作有关情况 微山县是全市6个重点防火县(市、区)之一,有森林防火重点乡镇一个(两城镇),国有林场一个(鲁山林场),其中鲁山林场是山东省最大的侧柏纯林林场。 县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防火工作方针,聚焦“人防、物防、技防”,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多措并举、合力攻坚,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强化力量配备,筑牢“人防”基础。在两城林区主要进山路口设立了11个固定检查站,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火种收缴和进山登记制度。绘制8张森林防火作战图,划分74个防火作战单元,抽调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森林防火公益岗下沉森林防火一线,包山头、坟头、地块和进山道路,形成立体式的防控网络。 (二)完善物资储备,提供“物防”保障。县应急管理局致力于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储备体系,充分发挥物资储备效能。在两城镇、森林消防中队、鲁山林场等重点部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配备运输保障车、防火作战服、灭火供水编组、风力灭火机等各类应急指挥保障和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6000余件。 (三)充分利用科技,提升“技防”水平。建设7处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基本实现整个山区监控全覆盖,在主要进山路口安装20处智能语音提示系统,有效提升森林防火智慧防控能力,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智能化、精准化。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请问在统筹防灾和救灾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陈 杰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县应急局始终立足“防大险、救大灾”,紧紧抓住“防”和“救”两大环节,坚持以防为先、治理为重,着眼解决当前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突出问题,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确保处突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坚持防治结合,加强隐患督导整改。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及时督促整改,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组织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构建群防群测群治的防灾工作体系。 二是及时预警叫应,做好应对防范措施。建立大风大雾暴雨等极端天气“叫应机制”,在全县285个行政村、港口、码头、旅游景区安装应急大喇叭764个,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将预警信息直接传达给万千百姓,大大提高了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三是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推动“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抢险队伍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县共组建13支兼职抢险队伍、16支乡级常备队伍、285支村级预备队伍,配备兼职抢险队员315人,常备抢险队员836人,预备抢险队员14000余人。 四是加强物资储备,夯实救灾保障基础。持续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及减灾救灾机制。高标准建设微型应急救援站点41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51处,微型消防站96处,对285个村居和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全覆盖,打通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最后一公里”。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临近春节,在这种火灾防范的重点时期,有哪些应对措施?陈 杰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临近春节,针对火灾防范重点时期,我们纵向联动融合,横向协同作战,织牢织密防火网,不断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防范能力。 一是层层布控防范,严防火源进山入林。重点时期,在进山路口增添临时检查站,并成立巡逻队伍对林区开展巡查;在各进山入林检查站点设立集中祭祀烧纸点,提供火纸换鲜花换服务,把火种火源留在山下。 二是紧抓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多次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公安局和两城镇人民政府在鲁山林场周边区域开展森林防火联合宣传活动,通过森林防火宣传车、村居大喇叭播放、开展小手拉大手森林防火主题班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突出防火法律法规、安全避险知识、文明祭祀的宣传,加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宣传,以案说法,进行警示和震慑。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全面排查火灾隐患。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到两城镇开展森林防火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确保问题闭环销号。各项防灭火工作落实落细,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 大众网记者 此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涉及领域广、战线长,如何推动三年行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张 坤 县应急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的一条主线。为抓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县安委会办公室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统筹协调,跟进督导检查,调动各专业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形成整体合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清单管理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每年制定“八大行动”年度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实化年度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序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二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县安委会办公室建立信息化调度系统,加强扁平化调度,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并每季度组织开展会商研判,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三是建立示范带动机制。综合运用创新试点、现场观摩、通报表扬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强化典型引领。 四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突出用好暗访检查方式,强化异地互查,对工作进展不力的镇街和部门及时督促提醒、约谈警示、追责问责。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来推动落实“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张 坤 县应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推动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 一是“人防”方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两个行动,实现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聚焦从业人员疏散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提升,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一次,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形成常态化机制。 二是“技防”和“工程防”方面。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加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深入开展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应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打通等工程治理行动。 三是“管理防”方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大力选树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单位,落实达标企业正向激励政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