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精彩答卷·微山2024”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召开

来源:微山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24 18:38 浏览次数:
分享
12月17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彩答卷·微山2024”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专场,介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范燕强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李书根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
                一级主任科员
徐   斌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丁德超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图片

全县生态环境工作聚焦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位高效高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3月,入选全省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山东省第一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并承办全省生物多样性主场宣传活动;8月,山东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入选全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2022—2024年,微山连续3年作为县(市、区)代表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推介横向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建设等经验。

坚持目标导向

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

以结构减排为主抓手,大力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分类管控。2024年1-11月,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问题导向

持续提升南四湖综合治理水平

相继开展汛前、汛期、冬春季水质保障攻坚行动,有力保障河湖水质达标。2024年9月,《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从三段岸线看微山湖跨四省治水》,点赞微山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11月,县生态环境分局荣获全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攻坚战中表现突出集体。2024年1-11月,全县6个国控断面、20条入湖河流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良水体比例继续保持100%。

坚持全面监管

毫不放松抓好土壤环境管理

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督促指导42家企业完成环保设施和项目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微山岛5A景区、南阳古镇等8家单位成功入选全市“无废细胞”单位名单。截至目前,全县无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坚持督改并重

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健全定期会商、工作例会、“蓝黄红”管理、督导问责等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一线督导,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和省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均达到序时进度,整改进度全市排名靠前。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整改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轮省环保督察协调保障顺利开展,目前,第三轮省督察信访件已全部办结。

坚持健全机制

实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行业清单式执法、饮用水水源地等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帮助企业整改。实行差异化监管,制定《工业企业分级评定赋分细则(试行)》,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精准帮扶,500余家企业纳入“红黄蓝绿”分级管控清单,2024年以来非现场执法比例提升至53.13%,真正做到“无事不扰”。积极探索“互联网+环保”新型监管体系,对视频巡查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全部闭环处理。县生态环境分局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请问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作为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场所,具体的建设情况有哪些?

图片

李书根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一级主任科员

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是依托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山东省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生态体验场所,建有室内体验科普场所、室外研学互动区域,设置了昆虫屋、鸟类观测等一系列自然研学课程,为群众打造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平台。5月16日,山东省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活动、省政府新闻办生物多样性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举办。活动的举办,体现了微山县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格局。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2024年8月28日,山东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4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为了保障水质达标,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图片

徐  斌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一是加强排查整治。相继开展汛前、汛期、冬春季水质问题隐患排查整改行动,持续开展城市面源、农业面源、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排查整治,切实解决河湖水环境问题。落实断面包保责任制,开展“一河一专班”巡查。二是强化联防联控。利用3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监控体系,实现对河湖水质断面的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联动排查。落实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跨界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三是加强通力协作。生态环境、水务、住建、农业、交通、南管委等县直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治水合力,统筹推进工业水、农业水、生活水、船舶水、客水“五水共治”。四是聚焦生态修复。实施渔民上岸、稻田退水、退渔还湖工程,释放湖泊水面40余万亩。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保护修复原始生态湿地10万亩,建设人工湿地6万亩。南四湖水质连续21年达标,有效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大众网记者

请问县生态环境分局在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

丁德超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用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强化重大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树牢有解思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省市县重点项目,实施重大项目清单制度,对列入清单范围内的80个项目,逐一梳理、精准分级、主动对接、加强调度,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目前已完成环境要素保障79个,完成率98.75%。

二是积极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县生态环境分局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园区发展等方面应用。我局申报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服务微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山东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100例》。

三是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化”办理试点。2024年完成“一体化”办理项目2家,累计完成4家,完成数量居全市前列。

四是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创建。2024年1月4日,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全省6个,全市唯一。以县环委办名义印发《微山县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试点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和重点项目。同时加强工作调度,按时序完成2024年度目标任务,及时总结试点进展和经验做法,形成季度总结和半年成效评估上报市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