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楼镇专场,介绍张楼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张楼镇紧紧围绕“纺织小镇、生态稻乡、样板示范”发展定位,以生态促发展、以改革促增效,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带、滨湖特色小镇示范区。 打造纺织工业园区。按照微山县纺织产业链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微山县纺织智慧产业园区,发挥鑫聚盛、康特和明宇等8家重点企业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增强园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带动力,带动本地1000余人就业。扎实推进24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工程,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万亩优质高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叫响“荷都金穗” 品牌,擦亮“稻香张楼”名片。“两湖”文旅迈出新步伐。结合“两湖”文化特色,实施精细化、差异化打造,湖陵静谧修心游和湖兴休闲度假游逐步成为引流新势力。 立足张楼镇区位优势,探索“毗邻”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和接边乡镇座谈交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深化镇校合作柔性借才,与济宁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对接,打造实践教学基地,汇聚人才智力。承办山东农业大学“万名学子联万村 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活动,在高校技术指导下,大规模种植农学院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抗风险能力,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双向发展。 开展放映公益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创作端鼓腔说唱《湖西乡村好》《移风易俗新风传》等文艺作品,成功举办张楼镇首届湖陵民俗游园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擦亮“张楼Xin声”宣讲品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近200场次,惠及群众5000人次,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内参选编》予以刊发、新华网发文推广,主流媒体持续进行跟踪报道。打造“张小YOUNG”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青荷课堂”“沉浸式户外文化课堂”等活动40余场,持续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能力。 实施人居环境“微换装·精提升”工程,栽植苗木5000余棵、小苗2500平方米,实施路面硬化、柏油路面铺设等工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推进河湖岸线生态治理,对辖区21公里河湖岸线进行集中整治。持续推进“清废行动”,细“治”入微打造湖西绿色岸线。经验做法被济宁市南四湖流域管理办公室通报表扬,并成功争创“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机关日常管理和工作评估机制。分别以张楼村、湖陵村为中心,成立张楼镇稻香和滨湖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强化村级连片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举办“知行张楼”大讲堂系列活动97期,形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良性循环。 张楼镇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张楼镇结合产业实际和资源基础,找准“一工一农加两湖”的发展定位,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绘制锦绣张楼画卷。围绕“纺织小镇、富民兴村”的发展目标,突出纺织产业链培育,依托鑫聚盛、明宇等8家重点纺织企业,积极进行创新升级改造,提升企业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生态稻米香飘万家。片区耕地沿湖、水源优质、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生长。大力实施农田提质改造工程,建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区,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积极对接,签订战略协议,获取优良稻种支持。 “两湖明珠”崭露头角。以湖陵村省级和美乡村成功创建为契机,深挖湖陵古城“汉文化”,打造村史馆、文化馆、庙前街,整修村内供销社,成为村民传承乡村文脉、留下乡愁记忆的载体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加快推进湖兴庄台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集民宿、餐饮、休闲垂钓、乡村振兴展馆为一体的微山“湖上一小时”乡村旅游圈,擦亮“渔家文化”新亮点,扮靓微山文旅后花园。 请问张楼镇在推进纺织产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楼镇聚焦主攻产业、主导产业,积极探索纺织产业“规模化”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强产业,推动集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微山县纺织智慧产业园区,在企业服务、产业承接、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引进19家现代纺织企业入驻,形成以鑫聚盛为“纺”、康特医疗为“织”、灵渊纺织为“绣”、刘香庄电商为“销”的全链条产业。 优技术,激发产业活力。引进先进的纺纱、织造和印染新技术,积极实施数字赋能,新上鑫聚盛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推动山东鑫聚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5条智能化气流纺生产线全部达产,可日产优质高端纱线35吨。 拓销路,扩大产销规模。通过建立纺织产业链协同平台,加强与沛北工业园区和鲁西南等地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积极引导纺织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引进佛山市西西理电商平台公司入驻刘香庄村,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张楼镇是如何通过人才振兴,来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的? 坚持党建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人才科技工作,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镇党委书记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点人才亲自对接,节假日期间对在外返乡人才开展走访座谈。 建强平台载体,促进人才交流。发挥张楼镇区位优势,探索“毗邻”党建工作模式,和江苏省沛县大屯街道、杨屯镇、龙固镇等接边乡镇开展座谈交流。立足纺织小镇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等措施,推进纺织产业规模化发展,以产业平台吸引集聚人才。 强化政策宣传,做好服务引导。成立人才服务专班,开设人才服务窗口,提供精准服务,累计办理服务事项12件;大力宣传辖区王关方、李航等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吸引在外人才、企业家等回乡就业创业;梳理汇总企业人才相关政策,对镇内企业逐一走访宣传;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利用人才返乡时机,走访人才及其近亲属6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