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两城镇专场,介绍两城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两城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强耕地保护,大力推进“非粮化、非农化”治理行动,实施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大蒜产业发展培育规划,确立“提品质—育良种—深加工”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加大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力度,建成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绿色食品大蒜基地。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落实项目包保机制。成立8个重点项目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从项目前期到完工一跟到底,目前葛洲坝新能源两城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运行。 两城镇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围绕山水水泥、食用菌科技产业园、誉洲香食品等项目,打造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引进青年人才16名,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目前已启动3家。常态化开展企业人才摸排工作,动态更新两城镇人才信息库。做好各类人才管理服务工作,不定期召开人才座谈会和交流研讨会,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交流平台,让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完成1处镇级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和18个村级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全镇13个村达到文明村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实践站30处,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和为贵”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建设完成镇级调解中心1处、村级调解室30处。建成老年幸福食堂2个,并已投入使用。加强妇女儿童关爱,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未成年人关爱等服务活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牵手”退役军人1700人,悬挂光荣牌50余户,同时开展老兵大讲堂活动。实施文化惠民项目,高标准建设1000平方米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补充健身广场器材,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开展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活动,举办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50余场,努力培育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坚持高点站位,细化环境提升工作任务,成立工作组对违建、占道经营、乱摆广告牌等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全面整治杂乱电线。认真谋划开展“微换装、精提升”专项行动,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建成鲁北村乡愁广场和复兴大道。统筹实施和美乡村示范村、绿满乡村等项目,让各类资源要素共同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对省道104两旁进行绿化补植,组织各村开展绿化种植、补植、修剪等工作,绿化种植苗木1万余棵。全镇新建改建绿化道路13公里,打造小公园、小广场5处,让农村环境更有“颜值”,百姓生活更有“质感”。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污水管网改造污水泵站建设。实施辖区河道沟渠清淤疏浚工程,全力开展泄洪沟清理、河道清表等工作。 将实施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镇村党组织“一把手”当好“总指挥”。实施镇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清单一台账”制度,明确各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以及用好正负实绩纪实台账。严格落实党委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等制度,带头一线指导攻坚,敢于碰硬,着力解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突出问题。用好下派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赋能提质,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抓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村级议事规则更加规范,第一书记对上争取政策资源显著。探索“组织+人才+资本”发展模式,坚持组织引领、人才赋能、资本融汇,独山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引进专业文旅运营公司、经营人才和社会资本投入,党支部与公司合作融合愈加紧密,独山岛乡村旅游综合体初具规模。
2024年两城镇实施了环独山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片区位于镇政府南部,整个示范区以独山湾为中心,把周边村庄连成一片,北靠桃花山、西抵纱帽山、南临独山湖、东至伏羲庙。
一是坚持高点规划,多方筹措项目资金。联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组建技术团队制定《济宁市微山县独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二是注重基础投入,提升片区承载能力。重修环岛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全岛监控全覆盖;新修石板路,并加装了护栏,拓宽东坝道路,增加交通承载力;打造1500平方米的乡村会客厅,增添无动力设施乐园。储备闲置石头房20余处,已改建成精品民宿7套、熊猫营地区1处、天幕休闲区1处。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实现与游客接待服务相融共享。三是创新宣传形式,破解文旅流量密码。邀请中央农业频道、山东卫视等媒体多次到环独山湾片区录制专题节目,“水下森林”视频火爆全网,持续为独山岛景区引流;通过抖音、微博等设置“济宁的海”“现实版千与千寻水上公路”“北方鼓浪屿”等热点话题,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美誉度。四是创新商业运营,推动效益转化。引进卓高公司、爱晖智慧文旅公司资金投资独山,成立卓辉文旅公司拖管独山岛项目运营,连续举办春节庙会、伏羲文化节庙会、消夏美食街等节,促进村民增收。环独山湾示范片区的核心在独山岛上。独山岛位于微山县两城镇南部,突兀耸立在南四湖之一的独山湖上,古道运河环绕而过。岛北延东西两坝约1公里与陆地相连,总面积1.5平方公里,岛上双峰并列,主峰海拔106米。岛上风景独特,有独石擎天的奇观,更有夕照水乡的诗韵。徒步登顶四望,山水秀色尽收眼底。岛的南面是烟波浩渺的独山湖,白鹭横飞,水天一色;北面是风平水清的独山湾和旖旎动人的生态湿地,隔水相望是蜿蜒起伏的凫山余脉。岛上居民,依山而居,就地取材,就着山的走向,修筑了一处处石砌院落,全屋石块堆砌到顶,雕刻精美,严丝合缝,体现了老一辈岛上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2023年3月,独山村被评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两城镇以抓文旅促融合为主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逐步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紧扣“以节会促文旅”的工作思路,按照“春季踏青赏花、夏季游湖品果、秋季登高观景、冬季冰雪渔猎”的主题定位,提前谋划节会赛事,高位推动活动实施。统筹利用镇域伏羲庙、朝阳洞、民宿、文旅资源,大力发展研学培训产业。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以伏羲庙为中心规划文旅开发片区,分步实施推进。加快环独山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建设,规范片区内餐饮住宿协会,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引进卓高集团文旅团队,与村合作社联合成立运营公司,规划建设停车场、道路绿化、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规划启动游客集散中心、独山岛文化主题酒店项目。相继举办伏羲文化节、独山庙会、独山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累计吸引客流量10万余人次,带动消费12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