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微山县“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阳街道专场召开

来源:微山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24 18:24 浏览次数:
分享
10月18日上午,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阳街道专场,介绍昭阳街道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   宇    昭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张   磊     昭阳街道四级主任科员


图片

2024年以来,昭阳街道对片区内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高标准、精定位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版示范区建设。创建A类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个,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涵盖10个自然村,包含爱湖村、薛河村、新建村、蒋庄村四个核心村。

聚焦项目牵动,引领中医药发展“新高地”

持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招引中医药产业项目集群发展,打造“水生中药材”特色品牌。招引投资6000万元的微山湖水蛭综合研究开发基地项目,预计年新增鲜品水蛭12吨;与康源堂公司合作打造微山湖中药材生态养殖产业园项目,建设高低跨钢结构养殖大棚10000㎡、蟾蜍养殖示范池20个,引进全国首创的水蛭高密度立体养殖架6座,开展蟾蜍、水蛭养殖研究、良种繁育等;薛河村招引微山湖宽体金线蛭养殖建设项目,对3处高标准大棚进行改造,用于宽体金线蛭育苗、养殖和晾晒等;积极培育十字河村广大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南坝村、后学北村金丝皇菊种植产业,第一书记工作队在南坝村建设烘干厂房一处,实现金丝皇菊分拣、晾晒、烘干一体化处理切实增加中草药种植效益。

聚焦民生福祉,农渔基础设施提质“立长远”

采取“按揭渔业”模式,投资2200余万元对爱湖村南三角地区域约3000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帮助18户群众办理贷款310万元,预计2024年底前竣工。黄埠庄管区、彭口闸管区连片开展79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项目,惠及12个村群众,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聚焦文旅融合,助推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以“枕水渔乡”“运河文化”为底色,加快推进“云栖爱湖”精品度假酒店建设,项目占地15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旨在打造一处餐饮和湖景体验相结合的高端度假酒店,目前来嘢酒吧、如嘢渔坊已完成改建并正式运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片区内水蛭种养示范园、现代渔业产业园、中药材示范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微山湖渔湖产品展销中心,构建以湖上秘密交通线、湿地公园、大捐片区为节点的旅游环线,形成农渔、文旅、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向度假旅游、康养旅游转型升级,让“都市客”到昭阳康养。

聚焦治理提档,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党建

“共同体”

全力推进村企融合,充分发挥叙福堂中医院、康源堂中医药公司、微山湖中药材养殖产业园项目及受益村党组织作用,加大乡村产业项目和优秀人才招引力度,推动片区内村庄产业发展共谋、资源信息共享、党建品牌共创、基层治理共抓,把党的建设融入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以党建“工作链”串起产业“发展链”、联结部门“服务链”。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片区内村党组织“跨村联建”行动,以党组织联建带动片区内村庄治理同抓、产业联动、服务共享。

聚焦生态提优,推动示范片区村庄“精提升”

推进“九河一湖”水网贯通,疏通河道13公里,栽植柿子等果树1200余株,补植观赏树木、花树等10000余株,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大力加强片区内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大捐片区5个村连片开展水质提升改造项目,对基础设施薄弱的蒋庄村、后学北村、南坝村房前屋后、池塘沟渠、道路环境进行整治提档,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村头庄内小游园”景观节点,让村民出门见景,打造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和暖心便捷的服务环境。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请问昭阳街道在发展中医药产业上有什么优势条件和机遇?

图片

王  宇

昭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昭阳街道依托微山湖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水蛭、蟾蜍、荷叶、芡实等,这些道地药材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是天然的中药库。另外,微山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质清澈、空气新鲜,为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种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政策支持与引导。昭阳街道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协助康源堂、优仁药业积极对接省药监局开展水蛭GAP认证工作。积极举办招才引智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参与中医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同时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是产业基础扎实。目前,昭阳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药产业链,包括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这种完善的产业链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完善,这种集群效应有助于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功能,这些优势条件为街道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微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介绍一下水蛭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

图片

张  磊

昭阳街道四级主任科员

近年来,昭阳街道依托湖区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水生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蛭等水生中药材种植和养殖,初步形成了独具微山湖区特色的水蛭产业链。

一是立足湖区实际,推动产业集聚。紧跟健康产业浪潮,深刻洞察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南四湖作为水蛭天然生长地的独特优势,对辖区内的水蛭产业项目进行引导整合,优化水蛭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招引水蛭产业项目,构建水蛭养殖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体系,推动水蛭产业增链、延链、补链,积极构建起一条从自然资源到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

二是坚持项目驱动,推动产业转型。昭阳街道放大微山湖生态优势,积极招大做强水蛭相关产业项目,鼓励企业与各科研院所合作,实行创新赋能,推动水蛭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建成了微山湖中药材生态养殖产业园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水蛭高密度立体工厂化养殖技术,辅以先进水池、水处理、田螺处理及监控设备,养殖效率比传统池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成为水蛭养殖现代化转型的典范。建设微山湖水蛭综合研发基地,集养殖、实验、仓储等多功能为一体,建设3.6万平米大棚、仓储、冷冻库、实验中心及恒温恒湿种苗孵化设施,年交易量超百吨,交易额可达1.5-2亿元,推动了行业标准化建设,正在创建GAP认证基地和水蛭信息中心。同时,依托康源堂、优仁等龙头企业,深入研究水蛭的核心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开发功能性新产品,促进综合开发利用。

三是创新运营模式,推动产业致富。成立水蛭产业协会,构建产业联盟,创新运营机制,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增加就业岗位,打造一体化、全链条生态养殖科技示范样板及农业特色品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大众网记者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亦要铸魂,请问昭阳街道在文化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

张  磊

昭阳街道四级主任科员

近年来,昭阳街道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惠民、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四大工程”,一体化推进城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一是完善文化阵地建设。昭阳街道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今年以来,街道已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展馆以及2个社区和2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设有图书室、书画室、娱乐室等功能室,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丰富场所。

二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昭阳街道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依托片区内水蛭种养示范园、现代渔业产业园、中药材示范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微山湖渔湖产品展销中心,推动乡村旅游向度假旅游、康养旅游转型升级。投资约5000万元打造的“云栖爱湖”精品度假酒店,预计年底投产运营,这将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体验,提升乡村经济。

三是丰富文化惠民活动。昭阳街道持续开展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工程,用心用情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广场舞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结合特殊节日开展庆祝妇女节暨“春风十里诵家风”、昭阳街道首届国风七夕联谊会、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庆祝第40个教师节等主题活动50余场,让优质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生活。推行“群众点单”模式,依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互通平台,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到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如昭之新青少年国学讲堂、儒家经典学习等,让文化活动更加贴近民心。

四是强化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昭阳街道不断加强乡村治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包含村风民俗、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孝老敬亲等内容,并在村内主要街巷长期公布,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深入挖掘街道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微山湖民俗画、渔家虎饰、船模等传统民间技艺,让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