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县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县交通运输局扎实推进全县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县交通运输局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提质升级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树牢有解思维,坚决干在一线,扎实推进交通发展建设,微山交通运输工作进入了大发展、大建设、大进步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航工程建设、交通民生工程建设、行业管理服务、交通综合执法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优异成绩。县交通运输局先后获得山东省十佳交通运输执法文明服务窗口、济宁市干事创业好班子、济宁市攻坚克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各项工作“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为微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交通新质生产力。 枣菏高速微山段已于2020年8月10日建成通车,形成跨湖新通道。枣荷高速县城连接线已于2020年10月18日建成通车,实现了我县群众可直接从县城上高速的梦想;京台高速微山湖连接线于2022年6月建成通车,成为前往微山岛景区最便捷的外部通道;济微高速2022年10月28日建成通车,全县高速出入口增加至6处,位居全省前列;济邹高速微山段征迁工作全市率先完成,争创了多个第一,目前微山段施工进展顺利;国道518日定线改扩建工程2023年9月份项目洪评手续获得淮委批复,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在争取跨湖大桥收费政策,加快办理工程建设前期各项手续;环湖大道东线工程微山段于2019年12月正式通车,进一步完善湖东地区的防洪屏障,与湖西大堤段组成环微山湖旅游观光大道,极大便捷沿湖群众的出行条件;泗河堤顶道路微山段于2019年12月底建成通车,形成了贯穿微山湖东部的旅游大通道;2019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共完成493公里,养护工程完成746公里,危旧桥梁改造7座,村道安防工程181公里,针对微山岛环岛路项目县交通运局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提前完工,该项目成为全市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建成“四通八达、环环相扣”的干线公路大循环和农村公路小循环,全县形成“一肩挑两省,一路通三城”交通优势。 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改造工程,总投资15.9亿元,主航道已于2020年7月底交工验收,京杭运河主航道西线航道二级坝以南段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工程,总投资30.16亿元,已于2020年10月主体交工验收,京杭运河主航道东线航道济宁以南段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以上两个航道的升级改造,将航道水深由3.5米增加到4.2米、平均底宽由30米增加至60米,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促进进入微山水域的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韩庄复线船闸建设工程,总投资5.56亿元,于2020年底建成通航,实现船闸双线运行,航道通航能力和船舶过闸效率大大提升,基本实现船舶无需待闸、即到即过,彻底解决了韩庄船闸“卡脖子”+问题,保障了京杭运河济宁段航道高效畅通。白马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2亿元,于2022年完成验收通航,该航道将极大提升邹城至微山县的通航能力。微山二级坝三线船闸,预计投资11.9亿元,已启动建设,将进一步畅通和提升京杭运河水运大通道运能,促进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综合运输体系。港口吞吐量逐年稳步提升,今年1-7月全县港口吞吐量达1390.3万吨,累计增幅51.9%,居全市第一。创新港口整合新模式,以微山湖港航集团为平台,成立合作理事会,将全县19家港口企业统一更名、统一管理。新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韩庄港今年7月已开展全面施工,微山作业区全力推进旧港整合重组,同时全力推进新港建设。港产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韩庄临港绿色智能制造工业园冷链物流项目、船舶修造等项目已开始办理前期手续,微山临港产业园已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水上工程和微山新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全县水运基础设施,提升通航能力,为微山港航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公交优先”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基础配套,优化运营环境,完善客运网络,公交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出行服务更加便捷优质。目前全县公交线路23条,其中城市公交线路8条、城乡公交线路6条、城际公交线路9条,新能源公交车253辆,建设客运站点366个。全县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普通乘客刷公交卡九折优惠,残疾人、现役军人凭证免费乘车,退役军人持拥军卡免费乘公交,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公交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设。结合县域特色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有效保障农村快递市场蓬勃发展.目前,我县15个乡镇(街道)级供配集散中心建设全部完成,285个村级快递服务网点建设全部完成。 机构改革以来,交通运输系统行业监管工作拓展了很多新领域,超限超载、客运出租、货源点排查、驾培、维修、水陆安全生产、源头监管等七项专项治理活动,全面融进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点一滴。为全面做好交通行业管理,构建了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构建了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公益服务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运行机制,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三定方案”进行了机构调整,科学合理设置部门机构,为做好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加强交通综合执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加强了交通安全治理力度,维护了运输市场秩序,保证我县运输市场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整合和规范各类服务事项,继续深入实施“一次办好”“审批跟着项目走”“送审批上门”“全流程帮办代办”“容缺审批”“县镇通办”等机制办法,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行业从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最优环境。 能否介绍一下我县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相关的工作情况,以及如何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 为让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更高效、更便捷,享受到更多数字化红利,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山东省道路运政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已完成开办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相关的企业营业执照、车辆行驶证与登记证书、居民身份证与驾驶证等电子证照信息的共享,推动运输企业“双证”高效办理。 按照《山东省开办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实施方案》,县交通运输局联合县行政审批局,优化重构开办运输企业涉及的业务流程,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县为民服务大厅开设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服务专窗,配备专人办理业务和提供导办帮办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办理,通过“登录一个网站、填报一次申请、后台联合审批、即时反馈信息”的方式,实现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零跑动”。由原来需要申请人准备19份材料减少至8份,办理时限由单事项累加的法定办结时限20日压缩到“一件事”5日以内办结,实现“一张申请表、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站办理、双证并出”,让企业群众办一次事就能领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2个证照,这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准入准营便利化水平和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下一步,县交通运输局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探索推进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和群众在办理相关事务时,能够感受到更加省心、便捷的服务体验。 国道G518跨微山湖实现鲁苏省际互联互通,周边群众对此路段的提升改造较为关注。请介绍一下这项工程目前规划和建设情况。 G518作为连接南四湖两岸的关键跨湖通道,同时也是山东与江苏两省之间至关重要的交通干线,对服务周边民众出行、承担重要客运及货运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项目的落实将实现省际间交通基础设施的高效互联互通,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关键作用。本项目路线全长25.458公里,总投资概算约38.8亿元,起点位于现状G518新薛河东侧的微山薛城界,在二级坝北新建特大桥,终点位于微山县张楼镇东丁官屯东南的鲁苏界,顺接与本项目同步实施的G518鲁苏界至沛县小营村改建段。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南四湖特大桥洪评、工可报告批复、文物考古、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报告、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报告等前期手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手续前期手续办理,尽快开始投资主体的招标工作,加速推进本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使用。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请问我县在完善路网结构,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一是明确机制体制。微山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微山县“四好农村路”工作的实施意见》《微山县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责任,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有力抓手,织密农村公路网。2019年来,累计实施“四好农村路”新改建493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高达1843公里,实现农村公路入村连户,由通向好,由窄变宽,为我县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探索“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模式。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宜居环境、5A景区运营、城乡统筹发展等有机结合,融入微山湖和传统文化的资源,创建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农村公路+旅游”试点,打造“微美乡村、唯美农路”文化品牌,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着力打造精品旅游公路项目,将微山岛环湖路、环岛风景道、环湖大道东线等道路,成功纳入山东省“鲁风运河”旅游交通廊道建设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微山样板”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