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古文明遗址、文房四宝、黄梅戏韵、红色印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安徽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今年夏天,香港青年学生交流团和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代表团相继走进安徽黄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将黄山市正式纳入内地研学城市名录,来自俄罗斯的研学团开启8天红色六安之旅……安徽正在成为重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安徽2023年接待游客8.48亿人次,其中以研学为主要目的的有9000多万人次,占比超过1/10。“发展研学旅游,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表示,要坚持把铸魂育人作为发展研学旅游的出发点、落脚点,让人们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读懂万卷书,在“游有所学”中增强文化自信。安徽自然地理特色鲜明、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红色印记遍布全省。近年来,安徽积极布局研学旅游新赛道,努力打开市场空间、打造特色精品、打响研学品牌,重点建设327家省级研学基地,推出“世界遗产之旅”“跟着李白游皖南”“大别山红色之旅”“皖北历史文化游”等精品研学线路。文化的厚度带来研学旅游的热度。在黄山,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开设“行走的徽文化”“游学安徽”等主题社教活动,今年4月至6月,日均研学接待达4000人次;在六安,迎驾春风研学营地开发了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等研学产品,今年以来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在合肥,蔚来智能工厂今年已组织140个夏令营,5932名学生参与研学。当前,安徽正树牢市场思维,打造“近悦远来”的研学金字招牌。安徽坚持系统思维,着力完善研学旅游业体系,精准施策,激活各要素活力,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安徽省“皖美研学”数字化服务平台及品牌形象IP发布、2024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及研学示范基地名单公布、《安徽省千名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计划》揭晓、2024安徽省研学旅游热力指数出台……安徽研学旅游业各要素开始了系统化再造的升级之路。市场主体的活力日益增强。不久前,聚焦合肥科技创新技术的研学科普读物《科里科气研学合肥》出版,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介绍,围绕研学旅游,安徽出版集团联合全省16个地市,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以“一本书”为载体,全力打造“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品牌。围绕铜文化、皖江文化、亳州中医药文化等安徽特色研学资源,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打造了100多个研学课程。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总裁徐华玉说:“我们每年举办冬季大练兵,组织近百名研学旅游指导师,围绕研学旅游线路、研学课程,进行实地考察和集训,反复斟酌讲解词,完善体验活动。”研学旅游正成为安徽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口。安徽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实施“七个一”工程(即每年谋划实施一批研学旅游重点项目、认定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培训一批研学旅游指导师、举办一次课程设计大赛、开展一次优秀研学旅游服务机构评选、发布一本研学旅游年度发展白皮书、形成一份研学旅游热力指数研究报告)为载体,着力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供给,提高研学旅游服务质量,健全研学旅游标准体系,打造研学旅游品牌,完善研学旅游监管机制,规范研学旅游市场秩序,推动研学旅游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