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旅局:创新湖区“三化”模式 开启全民“悦读”新时代 |
||||||
|
||||||
近年来,县文旅局立足湖区实际,创新推出阅读“三化”模式,扎实推进“书香微山”建设,在全县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有力提升了湖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微山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大大推动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阅读供给一体化 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完善阅读阵地建设。选派图书馆馆员兼职分馆副馆长,定期进行业务指导,构建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县数字图书馆及图书流通站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总分馆体系。截至目前,共建成乡镇分馆15个,城乡书房4处,图书流通站6处,乡村基层阅读点304个。全县所有分馆、城市书房等实现互联,通借通还“全覆盖”。 优化阅读场景设置。按照不同读者群体,分龄分众打造了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数字体验厅、地方史志馆、“尼山书院”国学讲堂等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借阅空间,多元化满足读者需求。 补充更新图书资源。先后投入340余万元,累计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图书12万余册,发放书橱1000多件,图书涵盖少儿类、文史类、医疗卫生类、生活类、政经类、科技类、农牧水产养殖等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村民的阅读需求,让农家书屋成为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精神乐园”和致富“加油站”。 推进阅读服务精细化 不断提升全民阅读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按照“公益、普惠、均等”的原则,整合图书馆资源,提升图书馆智慧化管理水平。开发“文化微山”数字图书馆,收集整合4TB数字资源,开设“微服务大厅”,实现在线图书续借、检索、读者证挂失、借阅查询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品质阅读服务。对图书馆进行智慧阅读空间提升改造,配备智能引导机器人、智能听书机、3D视听体验机、朗读亭等智能化设备,为广大读者创造更温馨、更便捷的阅读环境。 进一步加强服务关爱能力。在县图书馆开设残障人士阅览室,设立老年人阅读专座,提供盲文书籍和视听设备,保障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为傅村街道心灵驿站捐助心理健康类书籍300册,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助力特殊青少年快乐成长。 进一步丰富湖区儿童“书香”阅读。创新实施开展“微山湖上图书漂流箱”品牌活动,为偏远湖区青少年提供1600册图书和500套阅读存折,将图书以漂流包+阅读存折形式发放至困境儿童手中,解决湖区儿童买书难、看书难问题。 推进阅读活动品牌化 不断引领全民阅读良好风尚 大力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书香润乡村,阅读促振兴’冬季讲读”“‘书香为伴·阅来阅好’全民阅读”等不同主题的乡村阅读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阅读热情,参与群众5万多人次,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积极打造公益讲堂阅读品牌活动。组建全民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发挥公众人物特别是名人名家引领作用,举办“读西游,聊悟空”的名著导读、《红楼梦》阅读指导之取名艺术、舌尖上的家乡、家风家训的传承等公益讲座40余场次,参与人数1300多人次。 持续推进“青春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品牌活动。举办志愿者服务活动10届,参与志愿者500多人次,平均服务时长120多小时,引导更多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快乐地度过“书香假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