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组织实施重点改革任务“揭榜挂帅”创新攻坚。各“揭榜”单位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勇于攻坚、善于创新,形成了一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普遍欢迎的创新成果。为扩大改革举措知晓度和受益面,现发布部分创新成果,供学习借鉴。
青岛市优化市政工程施工许可审批
揭榜单位: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工作措施:青岛市通过推行规划豁免、容缺审查、线性工程分段办、分专业办、重点项目提级审批等一揽子举措,持续优化市政工程施工许可办理流程,有效保障了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

优化市政工程施工许可审批
一是推行规划豁免制度。除重大市政管线(排水、输水、输气等干管)外200米以下的管线工程、原管位原管径的管线更新、不涉及道路规划红线修改变更的城市道路维修工程,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是推行容缺审查服务。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经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认定土地权属无争议,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建设单位作出书面承诺后,审批部门可容缺土地、规划等要件,出具容缺审查意见,住建等部门及时介入监管。
三是推行线性工程分段办、分专业办。针对地铁、道路等线路长、沿线情况复杂的市政线性工程,创新实施分段、分专业办理施工许可,条件具备一段即审批一段施工许可,取得道路、供水、排水等一项规划许可即发放此专业的施工许可。
四是推行重点项目提级审批服务。对于地铁轨道交通、次高压及以上的燃气工程等4类民生重大市政工程,统一由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施工许可、联合竣工验收等手续,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监管,提升重点项目服务质效。
工作成效:2023年,青岛市51个市政公用类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取得施工许可证,完成率100%,为市政公用类项目高效建设、相关市政企业成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烟台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
“智慧审管一体化”服务
揭榜单位: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工作措施:烟台市搭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并与省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等系统互联互通,通过视频监控、物联监测等方式,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施工行为、设备运行等管控,实现“智慧审管一体化”,有效提升审管效能。
一是共享审批监管信息。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打通相关系统平台数据链条,推进信息汇聚共享。工程审批系统将施工许可信息推送至监管平台,即可同步实施线上报监,主管部门依托监管平台开展施工全过程监管,完工后将工程信息推送至市信用评价管理平台,用于认定企业及个人业绩。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打通审批监管系统
二是实施智慧闭环监管。有机关联视频监控、物联监测等设备,设定预警指标,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行施工现场监管标准化,对照监管平台内置的执法清单开展执法检查,规范执法尺度,并定期汇总施工现场易发多发问题,形成月度、季度预警通报,提醒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同类问题发生。

智慧闭环管理示意图
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场景应用。推进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全程网办,通过监管平台对重大机械设备实行备案、安装、使用、拆卸、注销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监管,有效杜绝起重机械冒用牌照、使用过期设备等突出问题。2023年11月9日,烟台市核发全国首张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电子证照。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书(电子证照)
工作成效:监管平台启动以来,同步共享项目信息2422条、条,累计线上开具整改通知单4301个,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2928项、安装备案3586项、拆卸备案2238项,有效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效能不高、监管覆盖盲区等问题,显著提升了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威海市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标准化
揭榜单位: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工作措施:威海市持续深化规划许可领域改革,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重塑审批流程、精简审查内容、全程网上办理,实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类事项高效、集成、标准化办理。
一是重塑审批流程,破解“环节多”难题。制定《关于将标准地名、门楼牌号码预编与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集成办理实行“五证合一”的实施意见》,制定审批服务标准,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标准地名、门楼牌号码预编“五证合一”,实现全市范围内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申请人通过系统自主勾选相关事项实现集成办理
二是精简审查内容,破解“效率低”难题。对社会简易低风险、不涉及外观、面积、功能、结构变化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6类项目免于设计方案审批。对规模较小、不涉及规划指标调整等12类项目,免于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比如增设便民配套设施、临时停车场、加装电梯、公交站亭等。
三是推行网上办理,破解“体外循环”难题。全面推行设计方案电子化报件,审批人员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将设计方案推送市、区两级住建、行政审批、教育、民政、水电气暖专营单位等部门,变分头审查为联合审查,变“线下会议、书面征询意见”为“线上征集意见”,大幅减少审批时间。


规划设计方案多部门联合审查
工作成效:推行工程规划许可“五证合一”模式后,企业提交申请表单由5张压减为1张,填写要素由97个压减为40个,申请材料由15件压减为5件。2023年,免于设计方案审查项目30个,豁免工程规划许可项目60个,助力一批民生项目高效建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