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运河古镇会议|济宁微山县南阳镇镇长刘虎:“江北第一水乡”走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12-06 09:01 浏览次数:
分享

11月14日,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嘉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浙江嘉兴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的古镇代表们齐聚一堂,共议运河古镇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如何传承古镇文化,推进遗产保护工作?在大运河传媒邀请下,山东济宁微山县南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虎分享了 “南阳答卷”。


“岛在湖中浮、河穿岛中过、岛水相连”,古镇、小岛、渔家、运河、大湖在南阳融为一体。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南阳古镇坐落在微山湖北端的南阳岛上,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古镇成为了重要的商埠码头,繁华兴盛了600多年。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古镇有着江北第一水乡、中国运河第一古镇的美誉。同时也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康乾别苑、胡记钱庄、清真寺、状元楼……镇上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如何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刘虎表示,古镇聘请了大学专业团队编制《微山县南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南阳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等,科学管理建筑资源,重新进行项目设计。秉持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保留风貌”的原则,古镇对街边经营店铺统一规划、设计,确保与古镇整体风貌相契合、融为一体;同时对清真寺、皇粮殿、马家旗杆等古建筑群实施保护修缮,开展古运河河道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保护修缮镇域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建设风格显著的古建筑、古民居。2022年,古镇获批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

南阳古镇有着丰厚的运河文化、状元文化和渔家文化。在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上,古镇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例如,以运河文化为核心,在传统“渔家婚礼”的基础上,策划推出以船为舞台、以河为背景的“运河渔家婚礼”展演活动;以状元文化为主题,举办“状元年会”“和合南阳汉服秀”等节庆活动;以渔家文化为基础,利用湖区莲蓬、蒲草等资源发展手工艺编织行业,打造渔家文创品牌,精心挖掘渔家饮食文化,用心传承全鱼宴、乾隆御饼、庆三恒糕点等具有百年历史的渔家美食。“古镇深挖文化资源,推出演艺演出项目,持续丰富沿河岸边古风演出、古运河上互动情景剧、街道快闪等演出形式,彰显南阳古镇的文化底蕴特色。”刘虎说。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既能让游客在游玩中深刻体悟古镇文化,也助推了乡村振兴。刘虎认为,推动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形成资源互补,带动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有利于加强对本土地理标志品牌的挖掘、培育和保护力度,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品质量、做强产业品牌,持续提升市场价值,从而进一步助推古镇发展。通过围绕实施“以乡村振兴助推古镇保护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南阳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万余人次,旅游年收入达到750余万元。

“参加本次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助于南阳古镇全面深入挖掘历史文脉,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运河古镇历史文化。”刘虎谈及古镇未来发展方向时表示,将持续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游客的旅游消费体验;同时积极探索强村富民路,走出一条契合南阳发展实际、资源有效整合、农村治理高效的乡村振兴建设新路径。(徐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