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汉末唯物主义哲学家,进步的思想家。
仲长统少年时敏思好学,博览群书。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都称疾不就.后被尚书令荀举荐为尚书郎,并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
仲长统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皇亲国戚,宦官豪门大族和以商业、高利贷起家的大地主,形成了庞大的豪强地主集团,他们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搜刮民财,造成地主阶级同广大劳动人民的严重对立。于是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灭在旦夕。仲长统著《昌言》,凡34四篇,10余万言,以泄义愤。?仲长统认为天即自然,它没意志和目的。天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要顺天时,如适时播种,辛勤管理,及时收获,就有好收成。收多少不在于天命,而是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权得失上,仲长统批判了神的旨意。他认为创业者夺天下,建立霸业是由人事所致。同样,王朝由盛而衰,毁业亡国,也是由人事所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天命决定社会兴衰的说教,从而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这在两汉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卓见。
仲长统在思想中虽说有唯心主义的糟粕,但他一生,唯物主义思想和进步主张是他思想的基础方面.他以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唯物主义武器,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位伟大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