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山医保故事”优秀作品展示——医保有爱 家国无恙

来源:微山县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4-02 14:44 浏览次数:
分享

医保政策只是国家诸多惠民政策的其中一个,切实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障了生而为人的权利和尊严。——题记

岁月更迭,生命无常。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在这漫长的岁月洪流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粒微小的尘埃,在时间的无垠旷野中短暂停留。

2023年初,因为93岁高龄父亲的离世,患有心脏病20余年的85岁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阵发性心慌、一过性晕厥频繁发生,作为子女,我们姊妹几个赶紧把母亲送往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

经过系列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母亲可能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并拟定在冠脉造影后视具体情况实施支架植入手术。学医出身的我把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告诉母亲,母亲明显有些担忧和紧张。病房里有3个病人,因为在一起住院,有一种同命相连的亲近感,大家很快熟悉起来。母亲有意向做完心脏支架的病人询问情况,问疼不疼、花多少钱之类的问题,然后便沉默了。

第二天,医生通知做心脏冠脉造影时间,母亲突然对我们说她不做支架了:第一她害怕,第二听别的病人说要花两三万元,花那么多钱不做了。我握着母亲的手安慰她:不要害怕,现在医疗水平高,术后效果很好,治病花多少钱你别管,有医保也花不了多少钱,再说造影后看具体情况,还不一定要做呢。

心脏冠脉造影如期进行,医生让一名家属代表看造影图像,医生指着图像上3段看着似头发丝的狭窄血管,告诉我有3段血管狭窄80%以上,需要植入3根支架。我果断地说:做吧。手术大约1个多小时,母亲被推了出来,脸色苍白,看着很痛苦,接着进了重症监护室观察。经过24小时监测转入了普通病房,1周以后出院,花费总计2万余元,自费7000余元,母亲关心地问花了多少钱,表示花的还真不多。治疗出院后按医嘱吃他汀类、心血管类等药物控制病情,病情一直很稳定。看着年迈的母亲在小院里踱步,生活还能自理,喊一声娘有人答应,心里满是温暖和幸福,母爱在,家就在。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2007年,医保政策如同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医保参保从起初的入户宣传发动到如今的积极踊跃,群众从怀疑犹豫到笃信不移,从现金缴纳人工录入到扫码参保一键支付,参保率逐年上升直至100%,充分体现了群众对医保的认可和信赖,对健康的重视和生命的敬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十几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医保政策日趋完善,报销比例逐年提升,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惠民体系完善多元:零差价、异地就医报销、电子医保、慢病补助、大病救助、济惠保……一个个举措让群众享受到公平普惠的医疗保障,感受到党的政策的关爱和温暖,充分享受着健康的美好和生命的尊严,这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人民健康权益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共筑健康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石。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每周回老家看望母亲,经常听家人和邻居说,村里谁谁得啥病了,在县级或市级医院治疗,谁谁做完大手术活几年了,要不是医保报销,谁看得起病等等。1993年—2006年从医13年间,清晰记得多少人因为看病贵而减少或放弃治疗,面对病魔的痛苦和把握命运的无力,无奈绝望的眼神仿佛寒冬的阴霾,空洞而迷茫,孤寂而苍凉。身体健康、父母健在、家庭圆满这是岁月最好的馈赠和凡人最大的幸福!而这一切,不正源于国家富强和医保的护航吗?            

我们的祖国母亲已经75岁,她是那么的慈爱温暖,风华正茂,强大健硕,我们每一个人在祖国的怀抱里安居乐业,追逐梦想,幸福生活。为了医保的健康长足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筑牢全民医保制度,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广大参保群众也要增强参保意识,按时足额缴纳医保费用,规范合理使用医保账户,共同维护好医保制度这个“健康金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号令。无数个健康你我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生逢盛世,我们感念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一切,让我们以健康为基、以梦想为翼,共同书写属于中国人民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