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4年夏镇街道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微山县夏镇街道 发布时间:2025-02-10 10:04 浏览次数:
分享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夏镇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相关职责。夏镇街道积极组织、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学法守法意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全面落实 “依法治国” 各项决策部署。现将一年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聚焦“关键少数”,年内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19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化思想淬炼。另一方面,以党建为抓手,强化党建与法治深度融合。各党支部在完成党建与业务规定动作的同时,以业务为内容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载体,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将党建教育与法律培训、队伍培养相结合,围绕中心促学习、抓好学习推工作,筑牢业务工作的“政治灵魂”。二是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年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重大项目审批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共50条,依法依规处理信息公开申请。三是扎实推进规范执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定期组织参加各级执法培训,做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率达100%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有效规避行政风险,规范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行为。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介,切实做好对重大违法行为的报道与追踪,依法办理投诉举报事项,切实做到了“有诉必查、查必到底”。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街道多次组织各类法律法规学习,但因学习内容广泛,针对街道工作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的专业性法律法规学习深度不足。这使得部分领导干部在处理复杂具体事务时,无法及时准确运用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案,导致部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精准度不够。二是普法宣传的实效性有些欠缺。宣传形式和内容较为传统单一,未能充分结合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精准普法。这导致部分群众对法律知识接受度和理解度不高,普法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建设推陈创新不足。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极少数部门和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工作重心单纯放在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上,执行时多依赖既有模式,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法治环境与新问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所欠缺,未能充分调研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新方法。

三、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聚焦旗帜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组织全体领导干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法典》、《宪法》、《行政处罚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15次,有效提高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素质和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党工委各项决策部署全过程,持之以恒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 “关键少数” 的示范带动效能。二是坚持依法决策,严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聘请了微山扬正法律服务所律师陈凯、山东谛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贞会为街道法律顾问,为党内文件制定、合同签订、合同解除、大额支出等事项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年内镇法律顾问、法律专业人员共参与合同审查23次,有效提高依法决策效率。同时,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为各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法律顾问在社区事务中发挥作用。三是聚焦法治为民,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坚持把非诉讼调解机制挺在前面,推进基层调解组织提质扩面,结合新形势下民间纠纷的特点和规律,重点抓好劳动用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纠纷的排查走访,架好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桥”,通过拉家常式普法,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高标准规划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和一站式多元化矛盾调解中心,引进司法所、律师入驻,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依法行政作为街道工作的重要准则,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定期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宣传教育,丰富法治教育形式内容。大法治宣传教育经费投入,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法治文化阵地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法治建设成果。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决策能力,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 “法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 等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三是畅通公开渠道,落实群众监督工作实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通网络举报平台、定期开展民意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投诉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定期组织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