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26F51075626P/2025-029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统计年报
成文日期: 2025-01-24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统计年报

来源: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1-24 10:49 浏览次数:
分享

(一)2024年度行政处罚情况


序号单位名称行政处罚实施数量不予实施
行政强制措施
被行政复议诉讼数量行刑衔接本单位的执法人员数量(持有执法证件或警察证、税务检查证等)本单位的法制审核人员数量(负责法制审核的人员不少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本单位的法制审核人员中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数量本单位的监督人员数量(法制科或承担此项工作的科室人员数量)
立案结案处罚程序处罚决定不罚轻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数量受益市场主体数量被复议数量被复议纠错数量被诉讼数量诉讼败诉数量执法部门移送给公检法部门的案件数量公检法部门移交给执法部门的案件数量
立案数其中立案已结案数其中立案未结案数立案号(只写本年度首末立案号)简易程序案件数量普通程序案件数量其中组织听证案件数量警告通报批评罚款(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其他行政处罚罚没
金额(元)
不予处罚案件数量不予处罚金额(元)受益市场主体数量减轻处罚案件数量减轻处罚金额(元)受益市场主体数量
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
一、使用济宁市行政执法网上办案平台的部门
1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61461301(微)文综当罚字〔2024C-000001号-(微)文综当罚字〔2024〕C-000006号;(微)文综罚字〔2024〕F-000001号-(微)文综罚字〔2024〕F-000012号;(微)文综罚字〔2024〕F-000014号;(微)文综罚字〔2024〕F-000030号6130700173000001000265100000000000000024301

填表说明:
1.
统计范围为202411日至1231日。
2.
行政处罚结案数量包括经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被撤销的行政处罚决定数量。
3.
立案号需填写本年度首个案件立案号至末个案件立案号,中间应连号(如有特殊情况导致无法连号,需备注说明)。
4.
单处一个类别行政处罚的,计入相应的行政处罚类别;并处两种以上行政处罚的,算一宗行政处罚,计入最重的行政处罚类别;并处明确类别的行政处罚和其他行政处罚的,计入明确类别的行政处罚,如处罚款,并处其他行政处罚,计入罚款类别。
5.“
罚没金额以处罚决定书确定的金额为准。
6.
不罚轻罚受益市场主体的数量统计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7.
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情况统计以进入处罚立案程序的案件为准。

8.县市区(功能区)填写数据合计”“数据总计


(二)2024年度行政许可情况


                                                                                                                       无



三)2024年度行政强制情况



                                                                                                                        



(四)2024年度行政征收征用情况


                                                                                                                         无     


                                                   


五)2024年度行政检查情况

序号单位名称行政检查数量部门联合检查数量
涉企行政检查数量涉企部门联合行政检查数量

“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投诉、转办等非现场
执法
其他检查
“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投诉、转办等非现场
执法
其他检查
上级
安排
本级
计划
上级
安排
本级
计划
1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700156321
7000007















合计700156321
7000007

填写说明:

1.统计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行政检查的次数是指检查一个检查对象,有完整、详细的检查记录,计为检查1次。无特定检查对象的巡查、巡逻,无完整、详细检查记录,检查后作出行政处罚等其他行政执法行为的,均不计为检查次数。

3.非现场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在不进行现场检查的情况下,通过视频AI识别、设备感知、物联感知、数据比对、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网络巡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等手段,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