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隆,为你喝彩为你自豪! |
||||||
|
||||||
25载春秋 196本献血证 318次无偿献血记录 14.74万毫升献血量 …… 他是谁 他就是“中国好人”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全国最美志愿者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暖心之星”工作者 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 计生协专职副会长郝隆 1975年5月出生 土生土长的济宁微山人 一位典型的山东汉子 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 拥有一个普通而又美满的家庭 走进茫茫人海 没人知道他是谁 然而 提起他的名字 在两城 在微山 甚至整个济宁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起他的事迹 更是像天上的星星 数也数不清 1本捐款证、1张捐款单意外揭开 隐藏数年的“秘密” 2011年夏天 郝隆妻子因病住院 她在郝隆的衣兜里意外发现 1本捐款证 1张捐款单 深知自己家底的她 有委屈 也有不解 她问丈夫: “咱家日子都过成啥样了, 你还有钱捐款?” 他耐心给妻子解释: “我不让你知道, 就是怕你会生气。 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困难, 可你看看那些因地震失去家园的人, 生活不比我们更困难吗? 我们与他们比起来还是要好一些的, 你觉得不是吗?” 深明大义的妻子 眼含热泪 接受了他的解释 认可了他的行为 此时她才知道 早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 丈夫就向灾区捐款500元 现在在很多人眼里 500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 可对于当时月收入 只有几百元的郝隆来说 却是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费。 2009年 郝隆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奖金300元 钱尚未捂热 就被他转身捐给了市慈善总会 用于救助残疾儿童。 多年来 他的善行义举从未中断 青海玉树 甘肃舟曲 每逢他乡大灾大难 他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并自觉扛起号召当地 爱心人士向灾区捐款的大旗 迄今为止 他已累计捐款逾万元 从1999年7月到2024年9月, 他累计献血318次,献血14.74万毫升 (郝隆正在无偿献血) 1999年夏天 郝隆到济宁办事 路遇无偿献血车 想起母亲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 谆谆教诲 他毫不犹豫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一次又一次地伸出爱的臂膀 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这项“爱的事业” 2005年 郝隆选择捐献血小板 每28天献一次血小板 从2012年开始每半月献一次血小板 2010年12月30日 郝隆接到济宁市中心血站电话:“ 有一位特殊病人需要粒细胞, 您是否愿意捐献?” 郝隆二话没说答应下来 翌日一早 他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雪 赶到济宁市中心血站 为那位急需患者捐献了粒细胞 25年来 郝隆从未间断过献血 到2024年9月 他共计拥有红色献血证196本 献血记录318次 其中全血20次 粒细胞1次 血小板297次 献血总量14.74万毫升 您可知 一个人体内有多少血 4000-5000毫升 14.74万毫升 相当于30个人的血液总量 600患者从他的热血受益 您可知 献全血只需3-5分钟 献血小板却要1-2小时 您可知 粒细胞用于化疗病人增强白细胞 捐献中需输入 枸橼酸防止血液凝固 或产生唇周麻木反应 然而 他无怨无悔 依旧穿梭在无偿献血路上 每次献血领的牛奶他都送给困难老人和儿童 他的代步工具是那辆陪伴了他20多年的自行车 当地百姓眼中 郝隆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那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眼中 郝隆就是自己的“家里人” 作为计生协专职副会长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 郝隆总是身先士卒 带领志愿者团队穿梭于乡村之间 帮助空巢老人打扫庭院、整理房间 面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 郝隆利用村级“会员之家” 和“蒲公英小屋”等阵地 为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 开展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 他还时常与孩子们促膝谈心 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与价值观 农忙时节 郝隆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 (帮助留守家庭开展农业生产,郝隆右一) 帮助留守家庭开展农业生产 计生特殊家庭始终是他心头的牵挂 他与他们以诚相待以心交心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雨 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每当传统佳节来临 郝隆都会和志愿者们 带着节日礼品和诚挚祝福 为计生特殊家庭送去亲人般的关怀 (走访特殊计生家庭送温暖,郝隆左二) 每年高考结束 郝隆都会对辖区内学生 进行摸底调查 筹集资金对那些家庭困难 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帮助 迄今为止受益学子已近百人 郝隆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了社会 把更多的温暖送给了他人 每次献完血血站发的牛奶 他都舍不得喝 总是想方设法送给 那些困难老人和儿童 (开展"我陪老人过大年"活动,郝隆右一) (为困难儿童送温暖,郝隆右一) 从他家到单位五公里的路程 他的代步工具 还是那辆陪伴了他20多年的自行车 有人笑他痴 有人说他傻 他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有能力为社会分担一份重担, 我的力量再弱小, 也要力尽所能为他人、 为社会做点微薄的贡献。” 凡人微光 致敬郝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