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村大众报丨微山念好水生道地药材“致富经”

来源:微山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4-11-27 11:48 浏览次数:
分享

在微山县康源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架上,整齐陈列着中药颗粒、中药片饮等系列产品。据了解,这些产品制作的原料均取自微山县特有水生道地药材——宽体金线蛭。  

水蛭又称蚂蟥,作为一种珍贵中药材,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微山湖水质优良、光照充足、水草丰茂,优质的湖泊环境为水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宽体金线蛭作为水蛭中的极品,经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瘤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抗凝血、抗血栓等领域。近年来,市场上对水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人工养殖面临标准不统一、缺乏技术指导等问题,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面对行业困境,微山县起而行之,发挥康源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优仁中药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食药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厘清“幼苗培育”“成苗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质监控”等核心技术攻坚账,为全县水蛭产业品牌化建设打好了“压舱石”。截至目前,已培育规上中医药企业3家、中药制剂批准文号17个,中医药技术人员300余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名入职康源堂公司5年的技术负责人,吴家庆对此深有体会。“公司初创阶段,我们智能化发展水平并不高,2022年开始承建爱湖基地时,养殖产量仅有3吨左右。后来,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智能立体水蛭养殖设备,干品年产量达到了6吨。”吴家庆所介绍的智能立体养殖设备占地面积仅136平方米,但高度集约养殖下的产能却相当于传统养殖水面20亩,生产效率实现倍增。同样作为水蛭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山东优仁中药材有限公司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在企业展示厅,新引入的“水蛭产业大脑”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在有序运转。透过“水蛭产业大脑”,水蛭全生命周期的生长状况一览无余,一触即知,养殖技术员通过物联网系统联通手机即可实现“云养蛭”。 

微山县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实现抱团致富。“这种经营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实惠,养殖场地和水蛭幼苗全部是公司一手包办,成熟后公司统一收购。在原料和销售上都很省心,现在每亩利润能达到1.5万元。”来自微山县昭阳街道爱湖村养殖户周磊说。  

    “短链延长、细链增粗、弱链变强”是微山县水蛭产业集群发展的总方略。为了避免单一化发展,微山县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优势,精心规划布局“水蛭+旅游、水蛭+康养、水蛭+数字化”产业,实现水蛭产业融合发展。“水蛭养殖位于我们产业链的下游,为了发挥好我们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几年我们也开始向大健康产业进军,像中医药茶饮、中药颗粒,目前都已纳入我们的项目发展规划。”山东康源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庆庆介绍。

在微山,像闫庆庆口中所说的大健康产品还有很多。除了“中国水蛭之乡”,微山县还是“中国蟾蜍之乡”“中国芡实之乡”“中国水生道地药材之乡”。近年来,微山县全力推动中医药跨界延伸,围绕水蛭、蟾蜍、芡实、荷叶、莲子等优势中药材,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推出芡实醋、荷叶醋、菱米酒、代饮茶等大健康产品,有效激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微山县全县荷叶、莲子、芦根、蒲黄等水生中药材野生抚育栽培面积达10万余亩,水蛭生态养殖面积近万亩,芡实仿野生栽培面积2.7万余亩,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稳住了“底盘”。

依托环境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微山岛、微山湖国家公园、南阳古镇、运河里等景点被纳入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拓展了旅游新业态。 

    “好水养好蛭,好景更怡人”,立足天然氧吧、生态水城、健康福地的环境优势,微山县延伸发展康养产业。在微山县微山湖老年疗养中心的老年活动室里,来自夏镇街道的居民张善琦正在练毛笔字,“在这里,最大的优点就是医养结合,食物是根据我们老年人身体需要科学搭配的,住所隔音效果好,环境特别舒适。”提起当前的养老生活,张善琦非常满足。放眼康养院内部,文娱活动区、康复理疗区、临终关怀区等分区一应俱全。至此,藏在湖区道地中药材中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陈 雷 白文娟 周梦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