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26F51075626P/2023-038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议题解读
成文日期: 2023-06-05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关于对微山县十九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听取关于学习借鉴淄博文旅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及下步工作措施的汇报

来源: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6-05 10:49 浏览次数:
分享

一、议题背景

4月20日至21日,县文旅融合专班组织相关部门、镇街,到淄博实地考察烧烤市场、红叶柿岩景区、颜神古镇、八大局便民市场、海岱楼钟书阁、唐库文创园等网红打卡地,学习淄博经验。

二、议题内容

(1)淄博文旅市场特点

近期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从“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到“烤炉小饼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网络话题热度飙升,令淄博跻身“网红”城市,成为各地游客的首选目的地。经过现场考察,发现淄博文旅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烟火气息浓厚。淄博烧烤摊位大多数在街边小巷或者市场内,例如八大局便民市场,实际上也是烧烤和小吃聚集的场所,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淄博烧烤的制作全程。“一桌一炉一卷饼”带来了沉浸式体验,展示浓厚的烟火气息。正是这种亲切感和烟火气息让淄博烧烤“出圈”,驱动城市夜经济持续繁荣,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二是旅游业态丰富。淄博以烧烤为“燃爆点”,带动全市文旅资源同向发力,紧抓流量促“留量”,不断壮大文旅产业。探索文创空间,利用废弃仓库打造唐库文创园。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山东理工大学南300米的马尚仓库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成集艺术空间、工业设计、网游电竞、文创集市、文艺展演活动于一体的文创空间,备受青年群体青睐。做活工业遗产,对博山区古圆窑、老旧厂房、老旧小区进行保护性开发,恢复颜神古镇风貌,集中体现淄博陶瓷、琉璃等工业文化、市井文化。打造文化盛宴,海岱楼钟书阁巧妙融合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淄博元素,一层一特色、一角一文化,商业元素融入其间,打造成为最美公共文化综合体,实现游客体验和业态厚度的升级。

三是游客群体年轻。这次淄博考察学习,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个烧烤摊点、网红打卡地,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以唐库文创园为例,游客群体主要为95后。90后、00后甚至10后带领、指引80后、70后前来旅游,成为淄博文旅市场一大特点。就全国热门网红打卡地来看,Z世代成为主力军,旅游业态的打造越来越契合这一群体的需求。

四是全员参与推动。淄博烧烤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后,并没有像其他网络热点一样,很快走向沉寂。相反,政府细致服务、商家诚信经营、市民实在好客等话题不断成为新热点,令淄博烧烤这一IP热度不减,形成了游客自发推介、政府迅速反应、市民主动维护、网络高度曝光的城市营销良性闭环,推动淄博文旅成为淄博乃至全省最耀眼的产业。

(2)淄博烧烤成功的经验

面对日益火爆的网络流量,淄博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从容地将“流量”变“留量”,以一城之力叫响“好客山东”。如网友所说,“从政府到市民,没有一个掉链子。”一夜成名的现象虽值得关注,但其背后的精耕细作更值得学习借鉴。

一是在打造烧烤品牌上不遗余力。从央视的《和为淄味》、山东卫视的《至味山东》到哔哩哔哩的《人生一串》,淄博烧烤在各类媒体、平台频繁出镜,给广大网友和美食爱好者留下深刻印象。2020年首届淄博麦田音乐节上,薛之谦力荐“淄博烧烤”,成为热搜;抖音博主乌啦啦接续淄博寻味之旅,为“淄博烧烤”在网络版图“再下一城”。网络时代,城市间的“流量比拼”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价值的命题之一,“流量赋能”是提升城市品牌、激发商业活力的新策略。淄博烧烤的出圈,成为互联网思维和流量思维下进行文化IP打造的典范。

二是在源头治理上不遗余力。淄博城管部门规范引导烧烤经营,对烤炉结构进行创新改进和鼓励推广,普及环保炉具和后厨净化装置,规范设置垃圾收集设施,找准了烧烤火热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平衡点。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扰民,合理设立经营区域,引导商户进店、进院、进场“三进”经营,建立长效精细化管理机制,既留住了烟火气,又实现了“文明范”。

三是在优化旅游环境上不遗余力。行政审批部门迅速设置烧烤办证窗口,一件事、一次办,方便商家;公安部门开展停车温馨引导、全时段巡逻,加大对烧烤聚集区的巡查,20秒出警让游客更有安全感;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成立烧烤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快速出手惩治“害群之马”,明确要求商家不得随意涨价,坚决杜绝欺客宰客行为,增强游客满意度。淄博烧烤“出圈”后,当地政府、群众的做法成为继烧烤之后的热点话题。从专列上的“伴手礼”到出站口的“应援牌”,从“不宰客”的热心司机到“不坑人”的良心老板,无不体现着只有细节“戳中人”才能真正“留住人”。对企业同样用心,淄博市政府通过专场招聘、快速办证等做法,让商户、企业“敢为”“善为”。

四是在完善配套服务上不遗余力。交通部门绘制“烧烤地图”,用时72小时修复一条景观路,方便游客打卡;推出“烧烤公交专线”,实现落地即直达;根据烧烤点位人流情况,督促共享单车运营公司科学调配共享单车数量,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城管部门及时增配移动公厕,满足游客如厕需求。文旅部门伺机而动,精心编制攻略和详解,推出文旅产品和景点开放日活动,用各种平台向游客发布,手机扫码便捷游全城。商务部门为入住指定酒店的18岁至35岁的外来游客提供打折房间,发放烧烤消费券。铁路部门开通“烧烤专列”,在高铁站显著位置投放电子“烧烤地图”。广泛发动志愿者投入旅游服务,准备小药箱、雨伞、美食地图等,为外地游客提供道路、网红店铺指引以及物品临时寄存等服务,积极帮助游客解决难题。

三、重要举措

淄博烧烤的“出圈”不仅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还促进了城市品牌打造、服务品质提升、配套措施优化,为吸引人才和投资创造了优越条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淄博以烧烤之力带动全城“出圈”,为我县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一是创造流量,打出品牌名气。网络时代,流量引来关注度。要结合微山本地文旅资源、民风民俗等元素,整体谋划宣传推介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和人才“富矿”,孵化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吸引更多热爱微山、踊跃展现家乡形象的“本土网红”为微山代言。要找准切口,将宣传推广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多维度把方向引流量,打出“大美微山湖”品牌名气。要学会借力、用力,形成强大宣传合力,横向、纵向用好内部、外部各种力量,取得最大的宣传成效。

二是优化服务,汇聚多方人气。淄博经验的关键之一就是细节。发展文旅产业既要重宣介、抢占流量高地,更应重细节、做好服务保障。要用情惠及企业,给予奖励激励,畅通办事渠道,优化营商环境;要用情回馈游客,取材本地元素,让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大湖风光、渔家美食等特色资源,转化为带得走、留得下的文创产品,让出行攻略、配套服务成为微山印象的“加分项”。设计、发布微山湖美食地图,依托济宁机场、徐州机场、徐州高铁站、枣庄高铁站、火车站等周边交通枢纽设置公交专线,策划渔家里专线、湖鲜不夜城专线、微山湖烧烤城专线、微山湖大排档专线等,积极引客入微。要在满足不同群体游客需求上寻求新突破,在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上做加法,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要在市场引导、政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排查等方面夯实硬件、优化软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旅游信用体系,以服务提质增效汇聚“人气”,推动更多微山文旅资源出圈走热。

三是挖掘文化,激活蓬勃朝气。深挖文化底蕴,创新传播手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打造高品质文化空间,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看点、亮点。借助新媒体新业态,巧妙运用地方独有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文化遗产,培育地方文化产品、文化创意,着力打造新型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模式,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盘活文旅产业的勃勃生气。针对活力、时尚和潮流元素短缺的情况,要强化文创街区、文创景点打造,培育一批网红打卡地。可规划出以下区域:依托运河文化的城区老运河片区、城镇烟火气息的四季青商圈、国家湿地公园片区、度假绿岛微山岛片区、历史文化名镇南阳古镇片区、独山岛片区等,引入各类文创、研学团队,注入时尚潮流元素,打造吸引流量的平台、载体。要借鉴唐库开发模式,选取老旧厂房仓库进行改造提升,盘活工业遗产,塑造城市新景观,重现文化记忆和精神气质,吸引更多年轻人为微山增添青春与活力。

四是开拓视野,点燃烟火气。虽然我县努力宣传推广运河文化、渔家文化、伏羲文化、梁祝文化,但线上引流和线下引客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吸引年轻人的载体和旅游产品。打造网红城市,得牢牢抓住青年这个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群体。青年群体善于使用各类社交平台,乐于分享、自带流量。不管是淄博烧烤的火爆,还是超然楼亮灯出圈,还是更早一些的曹县走红,都最先由年轻人、大学生参与打卡,进而走红网络。年轻人关注哪里、追捧什么,流量自然就到哪里。打造时尚活力和青年友好的城市形象,紧紧抓住青年人这一流量群体,是微山打造网红城市的关键所在。满足人们的美好需求和猎奇心理,特别是好吃好玩的需求,是硬道理、真本领。

微山要抢抓机遇,树牢有解思维、游客思维、市场思维,以文旅融合为引领,丰富文旅业态、盘活消费潜能、创新社会治理、拓宽发展思路,让每个来微山的游客除了品鉴美食,还能更好体验微山的风景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以文旅产业出圈出彩赋能微山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