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预防接种日知识宣传儿 童 预 防 接 种 疫 苗 常 识

来源:微山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3-04-25 09:44 浏览次数:
分享


(一) 接种前的准备

从儿童出生后,家长或监护人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去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家长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包括:

1.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一定要告诉医生。

4.接种前给孩子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在挽袖子接种疫苗时,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5.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防止出现因饥饿和过度疲劳而发生的晕针现象。

6.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一定认真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情况,并在接种前向医生介绍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无预防接种禁忌证后,才能接种。

(二) 预防接种证

    大家都知道,身份证是公民的有效证件。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持预防接种证,可以在预防接种门诊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疫苗。

    所有外出务工或较长时间带儿童出行的家长要记住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在临时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为儿童及时接种免疫程序中规定的疫苗。

在办理出国手续时,许多国家规定必须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证明。预防接种证应妥善保存,如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到发证机构办理补证手续。

1.办理预防接种证的时间和地点

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携带儿童出生时医院提供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到其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为儿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未按期建立或遗失者应及时补办。

2.预防接种证的保管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此证,并按预防接种通知单或者预约日期到指定预防接种单位给儿童接种疫苗。

每次接种后,一定要看看,接种医生是否将接种疫苗的名称、时间、批号等信息记录清楚。

3.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

2021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同制定的《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明确规定,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要实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如果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国家规划疫苗的儿童应及时补证或开据查验证明并及时带未全程儿童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三)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留观30分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后再离开接种场所。

2.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半小时不宜喂热食及哺乳。

3.少数儿童在接种后数小时会有低热,或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发痒。一般在数天内会消失。

4.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硬结。出现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热敷,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5.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触痛,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 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不同种类的疫苗,接种禁忌症也有所不同,具体的应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如有以下情况者,一般应及时向接种医生反映,由其决定是不宜还是暂缓接种疫苗:

1.患有皮炎、牛皮癣、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者。

2.体温﹥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者。

3.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和活动型结核者。

4.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者。

5.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6.患有严重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

7.每天大便次数﹥4次,须待恢复正常2周后才可以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8.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者,注射后3个月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等减毒活疫苗

(五) 其他

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咨询相关医务人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九十二条监护人未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投诉(建议)电话:0537-3180773                        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制


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通知单

 

尊敬的家长 ( 监护人):

首先,热烈欢迎您的孩子到我校(园)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儿童入托(园)、入学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请您尽早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到辖区预防接种单位为儿童办理接种证初步查验手续。若儿童未完成全程接种,请根据接种单位预约,按时带孩子到接种单位补种相应疫苗;若儿童已完成全程接种,接种单位出具查验单也可以手机自行下载“金苗宝”,查阅儿童接种信息,自行下载打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查验单”。在儿童入园(开学)时上交学校存档。具体流程如下


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九十二条 监护人未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托幼机构、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时未按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按照规定接种的儿童后未向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完成接种剂次一览表

 

入托、入学适龄儿童至少完成以下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才为完成全程接种,若未完成则需补种至相应剂次。

 

疫苗

适龄儿童应完成的剂次数

 

备注

入托(2-5岁)

入学(≥6岁)

乙肝疫苗

3剂次

3剂次


卡介苗

1剂次

1剂次

≥4岁若未接种,则无需补种

脊灰疫苗

2-3岁:3剂次4-5岁:4剂次

4剂次


百白破疫苗

4剂次

4剂次


白破疫苗

0剂次

1剂次


含麻疹类疫苗

2剂次

2剂次


A群流脑疫苗

2剂次

2剂次

2岁内完成接种,若未完成,则接种A+C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2岁:0剂次3-5岁:1剂次6-7岁:1剂次

2剂次


乙脑减毒活疫苗

2剂次

2剂次


甲肝减毒活疫苗

1剂次

1剂次


关注“健康微山”公众号,关注家人身体健康。

 

目前校(托)内常见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主要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

水痘,病因水痘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水痘又名水疱、水花、水疮等。全年均可发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未患过水痘的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新生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群体因为免疫力较为低下,更容易被感染。

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发生传染

预防措施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公共物品前后需要清洁双手,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来降低感染几率。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较差的人群可以通过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这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由腮腺炎病毒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腮腺化脓性肿痛而致的咀嚼困难等症状易感人群主要是少年、儿童,尤其是没有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人群,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强,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勤洗手,多通风,衣物、日常用品常清洗。日光下晾晒,高温水煮,喷洒消毒液都能杀灭腮腺炎病毒。同时,若不及时采取相关的免疫措施,该病会呈周期性蔓延传播.因此做好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流行性脑膜炎,病因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变位于软脑膜。流行性脑膜炎具有季节性及传染性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流脑的传播途径主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

预防措施:不宜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其次,预防流行性脑膜炎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经常熬夜等,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传染,最后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可以提前进行流脑疫苗的接种,这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最好方法

 

李雅文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