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26004329129G/2022-0134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微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信息 |
成文日期: | 2022-05-20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微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38号关于加大乡村小微企业扶持提案的答复 |
||||||
|
||||||
一、2021年以来主要工作 2021年以来,我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为进一步落实《中共微山县委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微发〔2018〕7号)、《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微政发〔2018〕14号)、《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微政发〔2018〕13号)、《微山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召集人社局、税务局、科技局等11个部门参加项目评审会,最终全县共有49家企业、75个项目符合奖补要求,奖补资金共计483.07万元。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我县企业发展,使我县的更多企业享受到上级的扶持政策。申报的专项资金多采用无偿资助、贴息、奖励等方式。2021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56.91万元。 (二)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大力推广“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创新产品,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方式直接融资,加强项目谋划设计与储备,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重点督导2021年内到期的11年微矿企业债券本息兑付情况,截至目前,已兑付到位推广“银税互动”合作模式。金融服务实体项目持续深化。围绕重点项目、先进制造业“231”产业集群、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不同主题先后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11次,累计推介县重点企业(项目)39个,梳理融资总需求30.1亿元,各银行机构为21家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8.5亿元。10月份印发了《微山县攀登企业简介及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手册》,11家银行机构为20家攀登企业签订贷款意向协议2.6亿元。 (三)强化企业服务机制。2021年4月,以县委办公室名义关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四上”企业”1+2+4”结对服务活动的通知》(微办字〔2021〕7号),对全县100家重点企业,实施“1+2+4”联系结对服务,即实行1名县级领导结对2家企业,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对2家企业,要重点围绕4项任务:摸清企业实情、促进政策落实、破解企业制约瓶颈、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靠上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2022年我县整合制造强市建设微山县指挥部整合,指挥部上下紧锣密鼓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出台考核考评办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采用“1+3+X”模式,创新工作机制下设1个办公室,3个工作专班,4个产业集群工作组,7个要素保障组,28个助企工作组,54名助企干部,集中办公人员统一考核。建立县领导定期调研一线工作法、将会议设在企业开,充实完善驻企干部管理、企业诉求销号等做法,借“他山之石”,悟创新方式。新的一年以来,组织全体驻企干部业务培训2次;专题召开了企业诉求交办会,现场交办国土、人社、金融、发改等要素保障组问题61条;开展了54家攀登企业起底式企业大调研,整理问题诉求340项,仅二月份就解决180项,完成问题的53%;帮助企业解决融资1000万元。 (四)强化中小企业平台建设。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济政字〔2014〕97号文件要求,2014年我县成立了微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资融资、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电子商务、技术创新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微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是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综合窗口,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承担着引导整合各类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近年来年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县公共服务中心共开展专题性会议、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数近2500人,借助“中小企业服务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活动,对企业开展了政策咨询、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惠企政策宣讲等一系列服务,年上门走访服务70余家,年服务次数203余次,企业满意度100%,更好促进了我县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强化协会建设。打造“企业之家”与“企业家之家”。为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同行恶性竞争,实现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塑包行业高质量发展,塑包协会委托上海海洋大学高分子研究院编制塑包产业十四五规划。6月19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金银哲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教授到微山塑包企业作技术指导。立足县域企业实际,行业协会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实施人才平台“梯次提升计划”,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市级以上重点平台,推动高能级平台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主体培育。一是扶强民营龙头企业。筛选出一批产业拉动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如天虹纺织、山东康源堂、山东昊福制药有限公司等,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多方面予以倾斜,尽快将这些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发挥骨干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朝着生产专业化、智能化、差异化、数字化的竞争优势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宜居新材料、康源堂、山东航宇等龙头中小企业与大专校院、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进行联合创新。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开放研发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畅通产学研交流合作渠道,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产业化;建立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三)进一步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培育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各类园区、产业集群、孵化基地等,开展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 提升创达高科园业创业辅导基地申报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统筹产业发展,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以微山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带动开发区塑料包装产业园、韩庄、留庄船艇产业园等园区,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四)进一步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打造“企业之家”、“企业家之家”。引导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会完善机构,健全制度,搞好联络协调,逐步向实体实业方向发展运营;鼓励协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积极为创业主体提供品牌服务。支持引导成立电商服务联盟、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联盟等新型行业组织机构,不断满足企业的创新服务需求。 (五)进一步搞好培训。为中小企业创业群体添才添智。由县财政继续列支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即每年选派十名有发展潜质的企业家,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转方式调结构创新突破”高层培训;对百名企业经营者和高管人员进行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外出考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外地专家来微山对千名成长性企业管理人员、自主创业者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管理、电子商务、创业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人员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创业辅导、人力资源、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培训等服务,年内对接服务企业200家次以上,服务满意率98%以上,开展企业专题会议培训10期、1000人次以上,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六)进一步优化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开展联系服务企业工作,靠上解决发展困难问题,特别是围绕资金、土地等共性、个性问题制定行业扶持方案和“一企一策”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实行流程再造,全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确保企业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创新体制机制,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持续激发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切实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