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26004329073D/2022-011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微山县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信息
成文日期: 2022-05-23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微山县农业农村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0号提案《关于结合我县湖区特色,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20 09:56 浏览次数:

满忠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结合我县湖区特色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引领和服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我局积极制定相关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管理办法。

二、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针对提案“建议一:准确定位我县湖区特色,精准培育主体的职责”的建议,答复如下:

我单位坚持科学、务实、高效的农民教育培训理念,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1〕13号)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2021年)>的通知》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1〕20号)和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1年济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济农字〔2021〕74号)的具体实施要求,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培养乡村人才力度,推进人才振兴。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增加培训机构、扩大培训专业覆盖面等方式,聚焦湖区乡土特色,开展“新”业态培训。重点打造“湖产品网络直播”、“文旅产品电商营销”等具有微山湖区特色的培训品牌;2021年共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537人;发挥“好青年”联盟、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人才平台作用,举行清华大学追光行动暨乡村振兴青年人才论坛;县人民医院继续教育基地确定为市级继续教育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多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21年已完成线下900人次培训、线上500人次培训;2021年,微山县南四湖渔业有限公司入选第四批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

构建培育体系,夯实培育基础。依托上级部门,围绕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种植和蔬菜生产种植专业,确定相关企业为参观考察实训基地,确定相关农民田间学校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田间课堂学习实践场所,对学员进行实训实践教学。

精选培训师资。根据培训需求和课程安排,在充分发挥我县农业科技人才作用的同时,优先在市级师资库中择优选聘专家授课。并加强与涉农机构的合作,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

鼓励学员下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能APP手机软件进行网上在线培训和在线学习,进一步扩展提高学员们的知识面。学员可通过云上智农APP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和交流。及时解决农业生产工程中的困难。

做好后期田间课堂的教学工作。通过下村走访、电话、微信调查等手段及时掌握学员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况。根据产业生长关键环节,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就近组织学员到田间学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等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跟踪服务工作。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各种信息化手段,了解跟踪生产情况、示范带动情况、扶贫能力及实效,制定相应措施,指导学员科学生产。

(二)针对提案“建议二:准确定位我县湖区特色,精准遴选培育对象”的建议,答复如下:

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专人对符合培育标准和有意愿参加培育的农民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产业规模,登记造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个人手机云上智农APP申报和村镇推荐,精选拥有一定农业资源和素质能力的农民以及生产经营效益比较突出的农业从业者。

(三)针对提案“建议三:准确定位我县湖区特色,精准设置培育计划及培育内容”的建议,答复如下:

精选培育专业,科学设置教学课程。通过问卷调查,遵循农民培训意愿,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根据农户需求和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上午学习+下午实践”的形式,增强培育实用性和科学性。

(四)针对提案“建议四:准确定位我县湖区特色,精准选择培训方式和途径”的建议,答复如下:

根据产业情况,学员培训要求,采取授课—实训—田间课堂—授课模式。从乡土人才师资库抽取乡土人才对学员进行田间课堂授课,并现场解答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现身说法、交流好经验、好做法,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并组织学员到优秀的农业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三、您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在下来的工作中将予以进一步吸收

(一)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实际、实用、实效。摸清我县湖区农民生活规律特点和生产情况,“就地就近”下乡进村办班,“农学结合”分段教育培训,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

(二)争取政策扶持。多方争取领导重视,加强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细化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头上,提高和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微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2523

签发人:陈淼

联系人:陈一

联系电话:0537—8233678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督查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