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六期

来源:微山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4-15 16:25 浏览次数:

小麦条锈病发生警报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靠高空气流传播的流行性重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等特点。在气象条件适宜时,能在短期内暴发成灾,造成叶片干枯,影响小麦灌浆,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根据小麦条锈病上游菌源地及周边省市发生情况,结合我县小麦主栽品种特性、气象条件、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我县受外来菌源影响,如遇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随气流扩散至我县的风险逐步加大,进一步加重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风险。各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属地责任,把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第一要务,全面推行“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打点保面措施,严密封锁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严防病点向外扩散。同时要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果,确保不造成条锈病大面积扩散流行。

一、预报依据

1、上游菌源地菌源基数大、发病期提前。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报4月8日全国最新动态,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656.68万亩,主要集中在西南麦区,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有湖北、四川、云南三省。我省南邻河南、安徽、江苏发生情况:河南省发生区仍集中在南部南阳市和驻马店市辖区,其中,南阳市辖区内淅川县、唐河县、内乡县和新野县4县,驻马店市辖区内新蔡、遂平2县,累计发生面积2.22万亩,见病县(区、市)和面积均明显少于、小于上年同期。安徽省已有6市10县(区、市)查见条锈病,发生面积大于去年同期,主要发生区集中在南部,但西北部阜阳太和县也于3月28日查见零星病叶。江苏省于3月28日在苏北盐城的响水和射阳首先查到条锈病,零星发生,面积较小。

2、气象条件有利。根据县气象局预报,我县 4 月中、下旬将有多次小到中雨程度的降雨,对小麦条锈病的扩散流行十分有利。

3、感病品种多。根据全县主栽品种的抗病性来看,鲁原502为高感条锈病品种;济麦22为中感品种。

二、防治指标

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0%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

、防治方法

科学选用农药,把握好施药时期,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使用。可亩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或10%己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60~80 克,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5~60 克,或 250g/L丙环唑乳油 35~40 毫升,或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0~6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同时,提倡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和施药次数,降低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提高防治成效,预防控制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加强轮换用药,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防止或减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确保防治成效。

鉴于近期我县新冠疫情防控形式,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克服困难,多措并举,充分调动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种粮群众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田间排查,及时开展自防统防。县植保部门努力加大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力求不因监测不到位,出现防控延误,防疫生产两不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