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260043126937/2021-044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微山县渔业综合管理委员会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信息
成文日期: 2021-04-22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微山县渔业综合管理委员会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25号提案《关于做强渔湖产业品牌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4-22 00:00 浏览次数:

尊敬的吕瑞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强渔湖产业品牌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渔管委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将品牌建设作为推动现代渔业发展、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突出品牌培育重点,推进了微山湖渔业品牌宣传推介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打好“生态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三年“退渔退养”计划,在巩固网箱网围和核心区池塘退养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缓冲区池塘退养工作,为保护微山湖水质增添生态屏障。持续加大湖区管理力度,规范渔业捕捞行为,大力整治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行为,2020年先后放流2000余万尾优质鱼蟹苗,发挥鱼蟹净水生态功能。大力推广“鱼虾蟹混养技术”、“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河蟹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推动渔业物联网系统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稻(藕)虾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0000余亩。建设微山湖大闸蟹苗种扩繁推广基地,促进大闸蟹苗种本地化培育。组织实施3个养殖尾水治理试点项目,通过对养殖区“外封闭、内循环”生态化改造,着力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2020年10月,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微山县“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称号。

(二)打好“节庆牌”,搭建品牌培育平台。进一步放大微山湖大闸蟹产区山东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微山湖大闸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势,通过举办2020微山县农民丰收节暨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微山湖河蟹大赛、全国湖泊电商产业发展峰会、湖泊品牌产品精品展、“生态大湖、品牌渔业”摄影展、微山湖农渔湖产品展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蟹”元素,以节为媒、以蟹为礼,做足“蟹”文章。邀请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等全国知名湖泊电商企业,参加全国湖泊电商产业发展峰会,共同分享湖泊水产电商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第六届微山湖河蟹大赛产生“蟹王奖”1名、“蟹后奖”1名、“最佳口感奖”1名、“最佳种质奖”1名、“金蟹奖”5名、“优质奖”15名和鼓励奖若干名,中华美食频道《美食发现之旅》通过图文等多种形式全程报道大赛举办情况。

(三)打好“品质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双安双创”,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出台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管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渔业投入品管理等26项基本制度,指导渔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主体严格依法规范生产,建立完善采购、生产、用药、销售等记录档案。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市场整顿规范,组织开展渔药经营联合清查行动。扎实开展食用水产品“合格证+质量追溯电子码”试点工作,全面推行食用水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食用水产品生产主体责任,100余家渔业经营主体办理“济宁礼飨”食用水产品电子合格证,为11家重点养殖企业配备快检仪器设备。加大水产品监督抽检力度,并在微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站及时公布检测结果。积极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全县现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处。

(四)打好“营销牌”,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渔业产业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其中对在国内各直辖市、省会、市级城市设立的微山湖水产品专卖店或专柜,明确了不同的一次性扶持奖励标准。以中国供销微山农商物流园为平台,引导零散水产品经销户、批发商在园区集中经营批发,借助中国农批的全国市场网络优势、专业运营优势、中国供销农产品市场联盟的组织优势,推动微山湖大闸蟹等优质水产品“爬”上更多消费者餐桌。以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鼓励水产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水产品加工和日冷冻能力,做大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创新水产品营销模式,通过县长镇长组团带货直播、短视频带货等模式,助力微山湖优质水产品线上销售。同时,加大水产品线上渠道布局,微山县渔业综合管理委员会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京心助农、品质生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京东平台上线“微山湖生鲜旗舰店”,开启微山湖大闸蟹网上运营新模式。

下一步渔业品牌建设工作将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保障,做好渔业产业延伸工作,逐步做大做强“微山湖”渔业品牌。同时统筹运作打造“微山湖大闸蟹”等区域公用品牌,寻求“微山湖”渔业品牌定位的突破,继续办好“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大力营造、宣传“微山湖”金字招牌;组建成立微山湖大闸蟹产业联盟,将微山湖大闸蟹养殖、加工、流通、销售、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整合资源,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推动微山湖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整合工程,加强产业园企业、产品品牌与区域公用品牌的整合衔接,建设一批知名品牌的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健康养殖培训力度,大力推广虾蟹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病害生态防控。


2021年4月22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