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盘活“沉睡”资源 让乡村“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0-06-11 09:43 浏览次数:
分享

    夏日的微山湖风景这边独好,渔船、荷花、芦苇荡……如同画上的模样。一大早,殷延慈就开着渔船,带游客畅游微山湖。

     现在,济宁市微山县大官村投资1500万,成立了旅游综合体项目,村民们主要从事旅游业,去年,村民殷延慈就赚了10多万。

    享受到了旅游红利,殷延慈今年想再买条船,毕竟多一个船就多一份收入。可唯一的问题就是资金,从哪里贷款?因为这个,殷延慈曾挠破了头,现如今,他在村里面就能解决了。

    他从村里的内置金融合作社贷款三万元,殷延慈告诉小编,这钱他一年就能赚出来。


    内置金融合作社,是济宁市微山县进行的创新和探索,政府搭建合作社平台,村民将闲置的资金、房屋、土地等作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调配、运营,村民从中获得分红,合作社也可以为村民提供资金互助,实现农户和村集体的双赢、共富。

    中国乡建院副院长胡晓芹觉得,这个思路,最关键的就是能激活农民自我发展的热情,能够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让村两委变得有力量,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循环,自我造血的乡村振兴的基础。

    大官村作为较早成立内置金融合作社的村庄之一,现在已经有100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据村党支部书记殷昭善介绍:从2017年起,他们村成立内置金融合作社,政府给了15万的种子资金,整体加起来有47万多,现在,经过三年的发展,2020年已经发展到60多万。

    每年村里的长者老人还有分红,2017年是五百元,2019年是一千元。

    在微山县的吕蒙村,房屋和土地闲置曾是限制村子发展的一个难题。村民蒋贺家的房子已经闲置多年,已经废弃不用了。

    据统计,在吕蒙村,废弃的房子达到了94处。

    2019年,吕蒙村也创办了内置金融合作社,废弃的老宅有了用途。

    当地政府让中国乡建院协助他们成立了微山岛吕蒙村弘正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筹集了51万元,政府配套17万,以合作社的资金开发吕蒙村的生态旅游,让村民们以房屋入股的形式,共同开发旅游事业。

    不到一年的时间,吕蒙村已推动土地流转1000多亩。而这对于吕蒙村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微山县政府党组成员李丙宏介绍说,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微山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资上下大力气,力求突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资金支持。在保障资金要素方面做到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9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截至目前,微山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23.9亿元。


    微山岛杨村、大官村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了以内置金融合作社为平台,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形成了集体有产业、群众有收益、项目有发展的多方共贏格局。

    如今吕蒙村已成为了省级美丽乡村,是微山岛镇实施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标杆村之一。

    在微山岛上的杨村,一个民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郭晓冰来自深圳,四年前,她扎根在了这个小村里。杨村位于微山岛东部,距离镇驻地只有1公里,尽管条件不错,在以前如何盘活小村并没有好的思路。当地政府找到了郭晓冰的团队,借助她们的智慧为小村寻找出路。

    几个小院,几间老房,勾勒出了一个富有历史感的世外桃源,这里有花儿,有草儿,还有城里人梦想的田园。


    在大官村,有一个渔家民俗展馆,讲述了一辈辈微山人努力拼搏的故事,这里刻画的是微山人的骄傲,留住的是微山人的根。面对新的机遇,新时代的微山人正肩负着新的使命,创造着新的历史。

    近年来,济宁市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资金互助等多种形式,全面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