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村开花、遍地结果 |
||||||
|
||||||
时至寒冬,本是冬闲时节,可在马坡镇姬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30多名农民正接受网商培训。只见台上老师精彩讲解、台下农民边听边记。30多位妇女聚在一起,今年48岁的陈进花是其中最年长的,可学起来一点也不比其他人慢。“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网上销售、利用手机开直播销售农产品成了农村新时尚”陈进花介绍说。目前,在姬堂村,已有30多名妇女报名加入到网商培训班。在范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会计范允中介绍说“短短十几天的简单学习并不解渴,参训农民纷纷还要求开办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马坡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各项技能培训只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缩影。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综合载体。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形式上创新、实效上走心,实现长效化、常态化?“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创新形式、手段,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马坡镇不仅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笔墨书香飘千里 挥洒美好新未来。听说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书法展,马坡镇书法爱好者们早早来到举办地等候,希望能一展自己的技艺,传递文明新风。一上午的时间百余幅高艺术水准的书法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内涵丰富,风格多样,从祝福祖国繁荣强盛,讴歌伟大时代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励人民奋进新时代的高度,倾心书写对祖国和家乡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祝愿。“这些书法作品给我们马坡带来了先进文化,营造了文明新风,推送了正能量,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马坡镇文化站负责人说。 志愿身影别样红 不忘初心赢民心。马坡镇宣传办组织协调相关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帮扶群众生活,收到满意五分好评。“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之一,我们深入到敬老院,开展了打扫卫生、文艺表演、谈心拉家常等多样活动。”谈到在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今年刚到基层工作的年轻姑娘焦爽现在还在回味,“志愿者们都各司其职,看到老人们的满面笑容,我们都感觉到特别地骄傲自豪。” 今年姬堂村农民志愿服务队、乡村文化大院成立,农家书屋增添了新书,文明家庭评奖了……如今,文明新风在村民心里生根发芽,姬堂村正迎来一幅真正“美颜”的新农村景象。“我们村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姬堂村党支部书记文方武骄傲地介绍说: 小戏小品样样行 展现百姓新生活。“她李婶,赶紧收拾,今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有戏曲演出,咱去看看,听说是夕阳红志愿服务剧团的表演,肯定不赖。”家住潘庄村的张爱丽催促着左邻右舍。国庆期间正好赶上了好天气,广场上早已站满了来看戏的村民,下午三点整,锣鼓乐器齐鸣,祝福祖国70岁生日戏曲演出准时开始。说起戏曲展演,附近的大爷大妈们可有话说,“这演到家门口的戏,我已经看了五年,我们年纪大了,流行歌曲听不懂,就爱听个戏,每年国庆、过年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表演。”搬着小板凳来听戏的李大爷兴奋地说。 “两天的展演充分展示了百姓生活的新变化,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想以文化的力量,调动村民参与建设幸福家园、传递文明新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马坡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夕阳红志愿者剧团负责人告诉笔者。 为推进文明实践阵地有效融通,马坡镇利用村办室和农家书屋创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阵地,打通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阵地,建起固定的实践场所,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馆等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围绕群众的需求导向,马坡镇积极打造供需精准对接的文明实践平台,还建起了覆盖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拓宽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向纵深,深入人心。马坡镇先后发动8个特色志愿服务组织与58个村级志愿服务组织结对帮扶119户贫困户;推荐建国前老党员(荣退军人)陈广泰为红色文化元素引领文明实践、培育时代新人;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30余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次。截至目前,马坡镇58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累计服务群众1.1万人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