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盛世皇帝,六下江南,三次途经微山湖,游览夏镇及乐道庵。因此,微山湖区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故事。 书中代言:南北狭长二百八十华里的微山湖,面积一百八十余万亩,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她东襟沂蒙山,西临苏皖沃野,北眺黄河,南连洪泽之波
;京杭大运河穿湖而南下,舟楫往来,白帆点点,烟波浩淼,蔚为壮观。微山湖上有诸多岛,四面环水的微山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中南侧。岛上葬有商纣王的庶兄——
殷微子,微山岛及微山县因此而得名。夏镇旧时为微山湖北岸运河码头,商贾云集,贸易往来,热闹非凡。 乾隆三下江南时,沿运河而南下,微山湖是必经之地,龙舟曾在夏镇运河
抛锚小驻。当时,夏镇的大小官员均头顶香盘,在运河两岸跪接。是时,乾隆落驾飞龙舟,坐在闹龙椅上;头戴冲天冠,身穿赭黄袍,腰系揽天带,脚踏无忧屐;面前站定御驾侍卫,
站殿将军;八名武将两边伴驾,四名重臣左右相陪。前摆金瓜、钺斧、朝天凳;后擎供扇、
掌扇、龙凤扇。宫娥彩女、文武百官以及御林军,保护圣驾。乾隆坐在闹龙椅上,见两岸军
民跪拜迎驾,心中甚喜,吩咐把船靠到码头上。 第二天,乾隆化装成平民,下了飞龙舟。带上两名文官、四员武将,各着便服,向南城里游逛。因为这南城乃是乾隆的干兄弟瓦大人所修。当年瓦大人奉乾隆圣旨,巡查江南归来时经过夏镇,见夏镇地处交通要冲,应设为
重镇。便奏请乾隆恩准,择日破土动工修了一座城池,取名部城。部城修好之后,准备再建一镇城宝塔。可这瓦大人非常孝顺,城修好后便吩咐下人准备车马,陪母亲游逛新城。看过了四门街景,瓦大人问母亲道:“母亲大人,你看这城修得怎样?”母亲冷冷地道:“
城是修得不错,可就缺了样东西。”瓦大人问:“不知缺何物件?”他母亲道:“缺少四个铁鼻子。”瓦大人不解,他母亲又道:“如果有了鼻子,咱们好抬它进京哇!”瓦大人听了此话,知道母亲对他如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很不满意,再不敢提修塔之事。从此,这夏镇也就少了一大景观。这是往事不提。 单说乾隆化装进城,见南城很是兴旺,全城有七十二座庙,七十二眼井;经贸杂货,门面铺户,挨挨挤挤。对檐连椽,大街之上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乾隆兴致勃勃,一气游了大寺庙、玉皇阁、吕公堂、玉皇顶、乐道庵等。然后
一直来到文庙。当时文庙是一个民间学校。进了文庙,乾隆听到有读书之声,非常高兴,循
着声音进了学堂。教书先生是位秀才,见来人气度不凡,赶紧把乾隆让到里边,吩咐看茶。
乾隆喝着茶,随手翻阅学生的考卷,无意中发现一姓李的学生,卷子字写得漂亮,那真是丰
腴饱满,笔走龙蛇,风流潇洒。暗道此生有些才干,便让先生把他叫到跟前,详细地问了年 庚、出身,然后道:“我出一题,你可能答对?”这学生虽莫名其妙,但也并不紧张,
随口答道:“但出不妨。”乾隆一听提笔写道:“玉皇出征,云旗雷鼓,风刀雨剑天作 阵;”等他写完,学生接过笔来略加思索,一挥而就:“龙王设宴,日球月灯,山肴海酒
地为盘。”乾隆大喜,当即给他修书一封,让他赶快进京赶考。李家学生拿书在手,次日登程。不料,赶到京城已误了考期,只落得高兴而去,败兴而归。 乾隆一行又划船到湖中,
请当地名人讲述微山湖及微山岛的来历。遥望微山岛凤凰台——微子墓,连声赞叹!非常仰
慕仁人殷微子。 游览微山湖之后,上岸又到南城逛了半日,回来路过乐道庵。天色已晚,
觉得又累又饿,尼姑把他让进僧房,落座休息。见尼姑饭已做好,是三红七白的饼子,还调了一盘红辣椒拌芫荽菜。乾隆正感肚饥,便向尼姑道:“能不能把这斋饭拿来俺用?我给
你多赠香资就是。”尼姑闻听一笑道:“施主吃顿斋饭,何需香资?只要不嫌弃就请享用 就是。”乾隆非常高兴,伸手拿过饼子,把那红辣椒调芫荽就饭。直觉得是香甜无比,饭罢喝着馏汤水,问尼姑刚才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尼姑抿嘴一乐道:“叫红嘴绿鹦哥”。从此,这里就多了一个菜名。乾隆道:“我看你出家人非常清苦,我多给你些银两,也让你享些清福。” 不料,尼姑婉言谢绝道:“多承美意,只是出家人自愿清苦,不敢享人间
洪福。”乾隆听后甚感佩服。尼姑见来客谈吐不凡,遂又作诗道: “眼望青山望财稀,秀女房中无绣衣; 五谷杂粮救命宝,身入佛门我为尼。” 乾隆听后满心欢喜,叫尼姑取来文房
四宝,要为乐道庵写幅对联。见门前有一水塘,庵后是一乱草岗,挥笔写道:“家后峻岭 藏虎地,门前清风卧龙潭。”写好对联,便辞别尼姑沿湖边的运河走去。此时周围是蛙声一
片,咕呱之声盈耳。乾隆心中不悦,脱口道:“自古帝王称孤道寡,运河的蛤蟆竟也如此 狂妄!”谁知话已出口,满河再也不见蛙鸣。从那,运河里的蛤蟆再也叫不出声来。久而久之,当地出现了一句俗语:运河的蛤蟆干鼓肚。 正往前走,看到一群学生放学回家,还有
些渔童在湖边泼水嬉戏。乾隆饶有兴致,来到他们中间。这时,一阵湖风吹来,浪花翻滚。
抬头望去:近处的茅草屋上,趴着一只花猫正在打盹;远处有一只狐狸把嘴伸到湖边喝水。 这一动一静,引起乾隆的诗兴。他指着茅草屋上那只猫为题,大声吟道:“猫上茅屋,风吹毛动猫不动。”①话音刚落,有一正在玩耍的渔童,手指那只狐狸, 略加思索,随口对道:“狐喝湖水,浪打胡湿狐不湿。”②众人齐声叫
好。乾隆甚喜,称赞他很有才气,是“神童”。到了晚上,当地官员散去。乾隆站在龙舟之上,迎着轻风,遥观湖景:皓月当空,雁声阵阵;湖光帆影,水天一色;波浪漫涌,使倒映在湖中的月亮宛如万千金球,在浪头上跳跃滚动,金光闪烁,波光粼粼;漫卷的浪花哗哗
地拍打着沙滩。不由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吟道: 蔓草寒霜绿墓秋,③ 雨打周身汗满流。④
微湖流水漂玉带,⑤ 一溜明月滚金球。⑥ 吟诗罢,乾隆皇帝还觉不尽兴。于是遂以游览夏镇和南城里的景色为题,又分别赋诗一首: 夏镇八景 ⑦ 三绝高碑透玲珑,⑧
泗亭问渡汉家封。⑨ 贤孝坟中葬贤孝,⑩ 清风潭下见清风。B11
姜肱故里戚城外,B12 运河环绕碧霞宫。B13
昭阳湖中船千艟,B14 仙人桥下水喷龙。B15 夏镇南城八景
家后峻岭藏虎地,门前清风卧龙潭。 一碑三孔夺锦绣,三十六对井温泉。
古刹禅林七十二,九九重重十八弯。
五经四书人才有,魁星贪杯误点元。 注:①风吹毛动猫不动——指猫趴在茅屋上,湖风把其毛吹动了,而猫没动。 ②浪打胡湿狐不湿——指狐狸伸嘴喝湖水,一浪打来,湖水打湿了狐狸的胡子,而狐狸身上没湿。 ③绿墓秋——指微山岛上制高点殷微子墓。时值秋末冬初,几尺高的蔓草围在墓
的四周,虽有寒霜,但绿色不改。意指昏庸的殷纣王已成过去,先仁殷微子永远值得人们敬仰。 ④雨打周身汗满流——意指立在微子墓周围的蔓草,宛如一群卫士守在墓周围。大雨淋漓,好像他们汗流浃背。 ⑤微湖流水漂玉带——月明星稀,月光倒映在漫涌的湖面上,
宛如漂起长长的玉带。 ⑥一溜明月滚金球——皓月当空,宛如玉盘,倒映在汹涌的浪头上 ,好像万千金球在滚动。
⑦夏镇——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民政府驻地。地处昭阳湖东北岸边 。原秦朝设广戚县时的夏村,又名夏阳。明清时,夏镇为重要的运河码头和港口,商贾云集
,贸易往来,热闹繁华。 ⑧三绝高碑——明嘉靖四十四年,开凿漕运新渠经夏镇。工程浩
繁,运河畅通。为纪念此事,由徐阶撰文、周天球书写、吴鼐刻石。三名士均怀绝技,使此碑文、书、刻水平较高,后人谓之“三绝碑”。此碑近六米高,底部大龟驮起,立于运河西岸玄帝庙的皇华亭之中,仅底部龟头就可乘坐四人。可叹!三绝碑及皇华亭均在“文化大革
命”中被毁。三绝碑文亦称“漕运新渠记”,共一千二百五十七字。 附:三绝碑文(以拓片为准) 先皇帝之四十四年秋七月,河决而东注
。自华山出飞去桥 ,截沛以入昭阳湖。于是沛之北,水逆流,历湖陵、孟阳至谷亭,八十余里。其南溢于徐,
渺然成巨浸,运道阻焉。事闻,诏吏部举大臣之有才识者,督河道都御史、直隶河南山东 之抚臣、洪闸之司属暨诸藩臬有司治之。得令万安朱公衡,自南京刑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兼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玺书总理其事。公至,驾轻舟,凌风雨,周视河流,规复沛渠之旧。
而时潴者为泽,淤者为沮洳,疏与塞俱不得施。公喟然曰:“夫水之性下,而兹地下甚,不
独今不可治也,即能治之,他岁河水至,且复论没,若运事何?”召诸吏士及父老而问计,
或曰:“道南阳折西南,东至于夏村,又东南至于留城,其地高,河水不能及。昔中丞盛公
应期,尝议凿渠于此,而不果就。其迹尚存,可续也。”公率僚属视之,果然。驰疏以请,
先皇帝从之。工既举,而民之规利,与士大夫之泥于故常者,争以为复旧渠便。先皇帝若曰
:“兹国之大事,谋之不可不审也。”敕工科右给事中何君起鸣勘议焉。何君俱言旧渠之难
复者五,急宜治新渠,而增其所未备,以济漕运。诏工部集廷臣议,佥又以为然,诏报可。
公乃庐于夏村,昼夜督诸属。程役以工,授匠以式,测水之平,铲高而实下;导鲇鱼诸泉 、薛沙诸河,会其中;坝三河口;以杜浮沙之壅;堤马家桥,遏河之出飞云者,尽入于秦沟
;涤泥沙,使不得积。凡凿新渠,起南阳迄留城,百四十一里有奇;疏旧渠,起留城迄境山
,五十三里。建闸九、减水闸二十;为月河于闸之旁者八;为土若石之坝十有二;为土堤于
渠之两涯,以丈计者三万五千二百八十有奇,以里计者五十三;为石堤三十里;而运道复通
。已又溯薛河之上流,凿王家口,导其水入于赤山湖;凿薛城之左右,导玉花泉、赶牛沟之
水,会于赤山,经微山、吕孟诸湖,达于徐。溯沙河之上流,凿黄甫,导其水入于独山湖。
沿渠之东西,建减水闸十有三。独山溢,则泄而归诸昭阳。凿翟家等口,导其水入于尹家湖
及饮马池。凡为枝河八,夹以堤六千三百四十六丈。旱足以济,而涝不能为灾,于是新渠之
工备矣。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家之大计也。 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河势悍而流
浊,塞之则复决,浚之则辄淤。事在往代及先朝者姑勿论,即嘉靖间疏筑之役屡矣,而卒未
有数岁之宁。则今徙渠而避焉,诚计之所必出也。然当议之初上也,或以为方命,或以为厉
民,哗之以众口,挠之以贵势,诬之比重谤,胁之以危言。于其时,公之身且不能自保,况
敢冀渠之成哉?赖先皇帝明圣,不怒不疑,徐以公论,付之谏臣,择两端之中,而因得夫远
猷之所在。由是公始得竭智毕力,以竟其初志,而质其谋之非迂。然则兹渠之成,固公之功
,实先皇帝成之也。昔禹受治水命于舜,尽舍前人湮塞之图,而创疏导之说。彼其骤闻焉者
,岂无或骇且谤乎?惟舜信之深,任之笃,至八年而不二。禹是得以建万世永赖之绩,奉玄
圭以告厥成。则洪水底平,虽谓舜之功可也,而虞夏之史臣与后世之文人学士,咸知称禹莫
知颂舜,其得为探本之论哉?洪惟先皇帝力持国是,以就兹渠,功德之隆,较之帝舜,可谓 协矣。阶曩岁备员内阁,尝屡奉治河之谕。迩谢政南归,复得亲至新渠,观其水土而考论
其事之始末,追感往昔,不自知涕泗之交颐也。遂因公请,僭为之记,且以告夫修实录者。 役前后历四年,用夫九万一千有奇、银四十万。赞其议者:河道都御史孙公慎、潘公季驯
。综理于其间者:工部郎中程道东、游季勋、沈子木、朱应时、涂渊;主事陈楠、李汶、吴
善言、李承绪、王宜、唐炼、张纯;参政熊桴;副使梁梦龙、徐节、胡涌、张任、陈奎、李 幼滋;佥事董文、黎德充、郭天禄、刘赘。并列名左方。赐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
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史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知制诰、知经筵事、国史总裁、致仕华亭
,徐阶撰;隆庆三年岁次,己巳春正月谷日,吴郡周天球书并篆额。 ⑨泗亭问渡汉家封——秦时泗水亭与夏镇都处在泗水河东岸。刘邦起事前为泗水亭亭长。秦朝末年
,楚汉相争。一次霸王兵马紧追刘邦至夏镇南泗河,天黑路滑,刘邦匹马单枪,急于逃命,
迷失方向,遂上前叩问艄公。艄公不仅告知方向,还用此段仅有的船只把刘邦渡过岸去,摆
脱了追赶的楚兵,刘邦甚是感激。后来,刘邦卷土重来,创建汉朝帝业后,加封老艄公。 ⑩贤孝坟中葬贤孝——清初,夏镇运河西岸有一彭姓人家。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儿女
,全家六口人,生活举步维艰。丈夫不务自业,妻子彭氏才貌俱佳,品行贤良,全靠她帮人缝缝补补,养家糊口。有一天,她丈夫又外出赌钱,长夜不归。彭氏数次赶到赌场,苦口
婆心,力劝丈夫返回。贪婪的赌徒,看见了彭氏的美貌,便用暗计,使彭氏的丈夫一夜输掉
二百余吊钱。无奈,硬着头皮回家让妻子抵债。彭氏闻听,心如刀绞,欲哭无泪。最后,心
一横,答应了此事。她对丈夫讲:咱们夫妻一场,今天抵债跟人家过活,想吃顿团圆饭。说
完就把藏在席底下仅有的几枚铜钱拿出来。待丈夫走后,彭氏用手理了一下头发,抱起不嫌
家贫的小黄狗,眼含热泪亲了又亲。然后,两手扯起还不懂事的儿女,直奔村西苇坑旁的深 井
而去……她丈夫买了点菜,急匆匆返回家中,身后还跟着催账的赌徒。忽然不见妻子儿女 ,四处寻找,踪迹不见。这时,泪眼汪汪的小黄狗跑回家中,咬住主人的衣襟,一溜小跑来
到井边。朝着主人狂吠几声,一头栽进深井。经过众人帮忙,娘仨及狗都打捞出来。目睹 惨状,众乡亲哭成一片,惊动了在运河行驶的运粮道台。他上岸问清原由,返京后奏明圣上
,把井填平筑起坟,并塑像建庙。彭氏身穿老蓝色大袄居中而坐,两边站着一双儿女,那只
小黄狗趴在彭氏脚下。此坟曰“贤孝坟”。 B11清风潭下见清风——清风潭位于夏镇
南城里,清澈见底。轻风吹拂,碧波荡漾,潭上有一古碑上书“清风潭”。 B12姜肱
——(公元96—173年)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今夏镇戚城),东汉末年名士。为人秉正贤良,
学富五车,不愿出仕,隐身江湖,晚年归乡。其弟子仰慕姜肱德行,刻石颂之。石碑早年立于夏镇戚城南门外路西。 B13碧霞宫——地处夏镇三孔桥北,运河环绕而东去。相传
,在五帝之前,有一少昊君天帝,跟前有三女:长女曰灵霄,次女曰碧霄,小女曰琼霄。 碧霄亦称碧霞元君,其宫殿在泰山,夏镇碧霞宫是其行宫,当地俗称泰山奶奶庙。旧时
每逢十月十八庙会,三十二人抬辇,泰山奶奶(用紫檀雕刻而成)坐在辇上出巡。头戴凤冠,
身穿日月龙凤袄,肩披霞帔,腰系三合蒂带裙,足登凤头花鞋。抬辇之人头戴亮黄翎,身穿
黄马褂;辇前有龙头,后有凤尾。摆设金瓜、钺斧、朝天凳,九曲弯把黄罗伞;八只提炉、
八只捧炉;四名云童、四名乐童,八名战将摆列两边;秋叶大伞一百余把,挂香还愿、侍奉
碧霞元君不下五百余人;一切摆设停当,传令官大喝一声:泰山奶奶出宫!这时九声大炮震
耳欲聋,笙管笛箫,音乐齐鸣;十八邦铜锣开道,哨房佣人手拿令旗,前哨官打着官位牌、 肃静牌走在马路两侧。前行第一哨:灵官老爷身披铠甲,手执金鞭,海口下有一部红胡须
,随风飘摆,甚是威严。第二哨:赤火吼,亦称独角吼,形像狮子,头上长独角,张开血 盆大口,怒目圆睁,虎视眈眈。第三哨:镇海龙。其身龙鳞片片,张牙舞爪,烈日当空,
四爪生烟(爪内插香),金光闪烁。第四哨:还愿班。差二十余人扮成充军罪犯,身穿罪衣
罪裙,披头散发,脖戴木枷,脚镣铐;四名刽子手,身披大红巾,肩扛鬼头大刀,押解“
罪犯”。中间辇班、銮驾班抬着泰山奶奶,缓缓前行。香班、侍卫班紧跟其后。夏镇、南城
、部城等大街小巷,行人头顶香盘,两边茶馆饭铺摆上果供,恭迎碧霞元君辇驾。出巡队伍
浩浩荡荡,蜿蜒三华里。之后,辇驾绕运河缓行,善男信女,簇拥其后。每年旧历十月十八
日,来自南北二京,徐州八县、邹、滕、峄山等县,善男信女蜂拥而至。整个夏镇街及运河
两岸饭馆铺面,顾客盈门;满街之上打拳卖艺、说书唱戏、魔术杂耍、玩猴马戏,花样繁多
。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经过一天巡游,傍晚时分,从运河西岸返回碧霞宫。在回宫前
,要放九声铁炮,先进善门,再进到大雄宝殿,佣人侍候把泰山奶奶请到神龛之内;后院还 有一尊佛像,此曰:前有泰山圣母,后有卧奶奶佛像。把泰山奶奶安顿好,傍晚众人就开
始听戏,戏种一般为“七狼八虎闯幽州”。晚上,八方云游的和尚、道人、善男信女,围在
泰山奶奶身边,讲佛诵经,通宵达旦。据传,碧霞宫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B14
昭阳湖中船千艟——因微山湖位于山东省第二大湖东平湖的东南方,亦称南四湖。南四 湖分别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湖相连的湖泊组成。夏镇地处昭阳湖东北岸。京杭大运
河经夏镇流向昭阳湖,因此湖中舟楫往来,千帆竞发。加之湖面辽阔,过去渔民船小,按作
业性质、方式划分为各类渔帮以抵抗风浪、渔霸和盗贼,如枪帮是用火枪猎取天鹅、大雁、 水鸡、
水鸟;罱帮是众多的小渔船排在一起,从湖中罱鱼;大船帮是指成双成对的大网船,在湖中
拉大网捕鱼;捕捞船、运货船、商贸船,万船竞发,白帆点点,可谓湖上船千艟。 B15
仙人桥下水喷龙——仙人桥旧址位于夏镇部城乐道庵东南角。此处有两个深潭,一桥相连 ,水流湍急,浪花拍岸,此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