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423579-8/2014-002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微山县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区域规划
成文日期: 2014-04-18 00:00:0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微山县京杭大运河两侧控规

发布时间:2014-04-18 00:00 浏览次数:
分享
  1. 编制目的

为了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微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130)》和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下,编制微山县古运河(夏镇段)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为微山县在该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规划控制的法定依据。这样编制规划的连贯性有利于促使规划实施的前后衔接。

  1.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夏镇段)及两岸地区、部城遗址地区和镇中街两侧地块。总规划面积232.51公顷。

  1. 规划内容

本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 制定保护与发展策略,在分析地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地块的功能定位; 制定夏镇运河沿线地区发展规划,包括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旅游系统规划和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等; 制定夏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包括保护范围规划、建筑分级保护与更新、古城各级保护范围与历史建筑的相互关系、用地模式保护、城市格局保护、特色空间保护等保护控制内容; 制定地块开发控制规定,包括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定。

  1. 规划原则和目标

(1)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城区:历史遗产保护原则

微山县夏镇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微山县城的核心发展资源,应当严格保护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一河三城”的古城格局、街坊肌理和历史建筑。

  1. 保持鲁南湖滨水城的生态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保护微山湖环线和古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完整。

  1. 迈向经济持续发展的旅游城区:经济持续发展原则

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核心发展资源,旅游产业是微山县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持续发展的前景,而且能够与历史保护和自然保护相协调,并为当地居民提供充分的和合适的就业机会,迈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 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宜居镇区:社会和谐发展原则

创造性的发展文化产业将使微山县城古城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多样化的历史城区,应该提供各具特色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生活需求,同时又要强化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载体。

  1. 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

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可归纳为“一环、两轴、四区、五节点”的轴线串联组团模式。其中,

一环:部城遗址景观绿化环;

两轴:运河滨水景观轴;镇中街商业服务轴;

四区:戚城南门公共服务综合功能区;清风潭部城综合功能区;部城现代居住功能区;运河文化展示综合功能区;

五节点:微山运河文化展示园;老船厂现代文化创意园;清风潭传统园林体验地;月河圈—小闸口夏镇传统文化体验地;泰山庙—青云庵传统民俗体验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