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陵庙

发布时间:2013-11-01 16:05 浏览次数:
分享

    

    伏羲陵庙位于两城镇刘庄村西。它北依峥嵘的凤凰山,南抱空明澄碧的独山湖。陵上伏羲庙飞檐凌空,柱础拙古。庙后有“六合泉”、“圣母池泉”,湖光山色相映,环境幽雅秀丽。
    伏羲氏,一说即太昊,亦称庖栖,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牲畜,人类得以生息繁衍。相传,我国古代著名的八卦也由他始创。
    伏羲即是人类的祖先,死后葬于何处?就现在所知,伏羲陵全国有多处,根据有关记载,山阳高平较为可信。如魏晋间医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载:“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十道图》也载“兖州之境太羲陵……”《十三道图》图经载:“单州鱼台县之东北七十里曰辛兴里,期间有伏羲皇帝之陵,陵上有庙。”此外,罗泌在《路史·太吴纪》中,宋熙宁十年的石刻,元至治二年吕惟恕所撰之碑文中,都有记载。清康熙五十二年修《兖州府志》中也记载有“鱼台县伏羲陵在县东北七十里凫山……”当时两城乡一带属鱼台县境。据上所述,两城之伏羲陵,历史悠久,各代均有所记,应实为伏羲之葬地。但此陵始建于何时,却不祥。伏羲陵拜台高筑,长40.5米,宽34.6米,高4.6米。条石砌垒,虽风化剥蚀,但显赫之势不减。至今,祭祀伏羲的古会,每岁古历三月三,年年不断。
   陵台上建有伏羲庙。据《魏书·地形志》记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洸水、千秋城、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可见在魏时伏羲庙即作为名胜了。唐宋元各代,也皆重修碑刻。据载,伏羲庙原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另有钟楼、鼓楼、庙门等,周围绕以青石墙围,缀有翠柏苍松。可以想见,伏羲庙鼎盛之时,暮鼓晨钟绕绕,青泉溪流潺潺,秋风啸松柏而折衰草,春阳耀石墙而明旧庙,实为名胜,堪称古迹。由于年久失修,现在伏羲陵台上仅存有伏羲殿了。
  伏羲殿为单层悬山式建筑,斗拱结构,六架重梁,鼓状石础。殿顶为黄绿色琉璃瓦,殿内梁、檩、橼、柱上施了彩绘。1995年维修大殿时,在石质内柱上发现4处北宋七年的刻字,这证明大殿框架为宋代建筑,也是目前济宁市最早的庙宇建筑。从微山湖中望去,高大巍峨,壮丽非凡,实为游览胜地。

打印 关闭